开栏的话:城市因文明而美丽,创建让生活更美好。2020年是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评选表彰年,济源将接受新的检验。从即日起,本报推出“共建文明城市 共享城市文明”专栏,全面展示济源文明城市创建中的做法举措、工作成效,汇聚全区干部群众共建共享的不竭动力,强力吹响济源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的进军号。
努力未有穷期,创建永无止境。
从2015年首次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到2017年蝉联全国文明城市,济源始终把荣誉作为新的起点,奔跑在不断追求城市文明新高度的道路上。
2020年是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评选表彰年,在届全国文明城市将接受中央文明办统一测评复查。已经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二连冠”的济源,当前正众志成城,力争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
夺冠,济源有信心。6月29日,省文明办在郑州召开全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推进会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培训班。会议通报了中央文明办2019年度文明城市测评情况,济源成绩位居我省同类城市第二名;播放了济源等河南5个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经验视频。
夺冠,济源有底气。去年,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正式挂牌、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也居全省前列、城市名片再添新彩、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重点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等成功创建,济源城市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深化全国文明城市的基础更加坚实、支撑更加有力。
夺冠,济源有基础。济源有着数十年的创建历程,一路走来,在实践中锤炼了“有志者事竟成”的意志力,厚植了文明基因;有着全域创建的格局,70余万市民的齐心协力、矢志不渝,以城带乡、同创共建,加快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向镇村基层延伸拓展;有着创建初心,各级各部门勠力同心,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深化文明城市创建的价值追求和奋斗目标,造福百姓;有着核心引领,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夺冠,济源也有挑战——
稍有松懈,就可能被淘汰退出。2020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已进入迎检倒计时,由中央文明办组织国家统计局和中央文明委部分成员单位组成测评工作队伍,严格按照标准对全国文明城市进行复查测评,测评方式主要包括网上报送材料、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国家对全国文明城市实行动态管理,依据测评成绩采取保留全国文明城市称号、通报批评、停止资格一年、取消荣誉称号等相应措施。
新增指标多。今年测评指标方面,增加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接收应届大学生就业措施、疫情防控期间正面宣传报道、防控措施引导形成良好生活方式、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文明健康,有你有我”宣传等内容;在抽取测评点位上,突出一般社区、老旧小区、农贸市场、背街小巷等。
“短板”亟待提升。测评点位要素设置、公益广告宣传氛围、社区生活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农贸市场管理、市民文明素质、村镇文明创建水平等方面存在一定短板,有待进一步提升。
文明创建,永不停步。从创建大势、竞争形势来看,我们不进则退,必须与时间赛跑,提振精神状态,以真抓实干的姿态、势在必得的决心,拉开一场奔向更高文明的幸福接力。
致敬文明,继续前行。(史方方)
推荐阅读随着移动互联网深度渗透,网购已成为市民日常消费的重要方式,而每年11月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更成了“剁手党”们不容错过的消费节点。今年“双十一”热度提前攀升,10月下旬起,线上平台便开启花样优惠,线下商家也同步跟进,济源消费市场呈现“双线火热”态势。
2025-11-0511月4日,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市委书记徐衣显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各开发区、东区、小浪底北岸旅游度假区和各街道贯彻落实示范区党工委全面深化改革和财经委员会第七次(扩大)会议暨冬春季攻保战役推进会精神情况汇报。示范区管委会主任、市长秦保建出席会议。
2025-11-05近日,记者从示范区交通事业发展中心获悉,该中心已顺利完成示范区公路交通情况比重调查工作。
2025-11-05持续低温强降雨天气,给果树生长带来严峻挑战。近日,河南省核桃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以下简称服务团)精准对接果农需求,深入田间地头,以手把手教学与现场指导的方式,为果农送去秋冬田间管理“科技良方”,助力秋季果业生产提质增效。
2025-11-0511月4日,省统计局调研组莅济调研全国 1%人口抽样调查现场登记和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省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旭,省统计局一级巡视员冯建中,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市委书记徐衣显,示范区管委会主任、市长秦保建参加相关活动。
2025-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