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社会民生 > 正文

援疆教师吴杰:倾心教育25载 三尺讲台绽芳华

2020-06-30 11:43:05来源:济源网-济源晨报责任编辑:薛芳芳

吴杰正在辅导学生

  距离高考已经不到十天,站在济源高级中学高三(3)班教室门口,紧张备考的氛围扑面而来。教室里,学生正在认真听着老师做最后的考前辅导;黑板上,一行行密密麻麻的数学试题仿佛在提醒着学生们要抓紧时间复习。从门口向里望去,面带微笑、中等身材、胸前挂着党徽的老师便是参加过援疆支教的教师吴杰。

  作为一名任教25年的党员教师,吴杰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勤奋工作,无论严寒酷暑,都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教学一线中去。2018年,吴杰积极响应号召,报名参加为期一年半的援疆支教,把爱和教育的种子播撒在祖国边陲的土地上。

  支援边疆育桃李 无私奉献做人梯

  2018年8月,济源高级中学接到一项任务,选派一名数学老师到新疆哈密支教。那里是祖国边陲,距离济源2000多公里,气候干旱,冷暖多变。在其他老师由于各种因素不方便去的时候,吴杰主动请缨,承担了这一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他做通了爱人和父母的思想工作,舍小家顾大家,义不容辞地踏上援疆之路。

  尽管临行前做好了援疆支教的心理准备,但现实中各方面的不适应让吴杰始料未及。到达哈密的第二周,由于当地气候干旱,吴杰出现了鼻子出血、眼睛干涩、咽喉肿痛等症状,加之当地喜食牛羊的饮食习惯,吴杰的健康状况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身体上的不适,吴杰还能主动克服,但面对当地学生学习松懈、课堂纪律涣散这一情况,吴杰一时手足无措,每次上课仅维持课堂纪律就要花费很大精力。“我带的两个高三班级中,大部分都是维吾尔族学生。由于当地的高考分数线相对低一些,一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上课精力不集中,考试分数也比较低。虽然数学成绩大多在三四十分之间,但他们并不认为自己成绩不理想。”

  吴杰说,为改变这一现状,他主动向当地维吾尔族老师求教,学习他们的经验方法,积极与学生交流谈心,使之确立学习目标,认识到文化知识的重要性,然后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切入点,吸引学生注意,让学生在不经意间遵守了课堂纪律,掌握了知识。

  慢慢地,吴杰与当地的维吾尔族学生打成一片,很多学生愿意和这位远道而来的数学老师进行交流,一些热爱学习的学生还主动向吴杰求教。周末和节假日,吴杰经常为一些基础不太好的学生进行辅导。

  三尺讲台存日月,一支粉笔写春秋。在哈密一年半的时间里,吴杰全身心投入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先后多次主持学校教研活动,为高三学生编写辅导材料,制作教学课件。积极发挥对青年教师的帮带作用,把内地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倾囊相授,为哈密的教育事业发展添砖加瓦。

  在吴杰看来,援疆不仅是义务,更是责任与奉献。“哈密的条件相对济源虽然艰苦,但这里实在是太缺老师,太缺教育了。我一点点见证了维吾尔族孩子们文化水平提高的同时,也见证了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真挚情谊,值!”

  不忘教书育人初心 牢记立德树人使命

  “春风化雨育桃李,润物无声洒春晖”。从教25年来,吴杰坚信,教育的初心在于立德树人,教师的工作不仅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更重要的是塑造灵魂、塑造品行、塑造人格。因此在工作中,吴杰不单关注学生的成绩,也注重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在每堂班会课上,吴杰总会定下一个主题,与学生积极谈心。面对学生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他总是耐心交流。

  “学生不是冷冰冰的机械零件,他们是活生生的人,有独特的想法,有真实的情感,有独立的人格。因此在相处过程中,更要无比地用心,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吴杰说,“学生需要帮助时,我们就倾囊相助;学生需要引导时,我们就用心引导;学生需要关心时,我们就倾注真情。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才能真正建成教育强国。”

  作为一名25年党龄的党员教师,吴杰带了11届高三学生,担任21年班主任。工作中,他始终不忘教书育人初心,以党员的要求和标准要求自我,孜孜不倦地奋斗在教学第一线,无怨无悔地在三尺讲台上挥洒热情,无论周末还是寒暑假,加班都是他的常态。

  “以德化人,厚德而行,福自至矣。”他坚持做服务学生一生发展的良心教育,也换来了丰硕收获。他曾多次获得“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19年底,被哈密一中和河南省援疆前方指挥部评为“河南省第九期优秀援疆教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吴杰始终坚持走着一条执着追求、辛勤耕耘、创造幸福、无私奉献的教育之路,用爱心为学生编织梦想,用满腔热血做教育的“筑梦人”。(记者 黄一冰 文/图)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