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粮大户金色麦田里话丰年
关注济源网微信
“小麦水分测量合格,开镰喽!”6月3日,在梨林镇大许村的麦田里,种粮大户李五星高兴地吆喝着。
随后,在随风起伏的金色麦浪里,5台大型收割机往来穿梭,田间地头开始忙碌起来。“从今年麦子长势来看,亩产600公斤应该不成问题。”李五星说,这样算下来,今年承包的3000亩小麦,至少可以收获180万公斤。
“去年小麦种植的时候墒情好,今年春天气温也高,幼苗长得旺盛,病虫害防治也比去年多进行了一遍,因此今年小麦产量比去年提高了不少。”李五星告诉记者,去年他的小麦亩产量不足550公斤,今年预计可以达到600公斤,“今年要比去年多收15万公斤粮食。”这样一算,李五星干劲更足了。
李五星在2010年4月份成立了济源市新大地农机专业合作社,当时承包土地不足1000亩。“一开始种植的全部是普通小麦,产量和效益都不高。”李五星介绍说,2011年,为了提高效益,他与郑州的种子公司进行合作,把所承包的田地作为优质小麦种子培育基地,开始种植优质小麦种子。“种子麦的效益要比一般小麦高。种子公司每年都会派人过来提供技术指导。每一季病虫害防治的时候需要喷洒哪一种农药,对方也会对口供应。”繁育小麦良种让李五星尝到了甜头。随后,他又流转了500多亩土地进行小麦良种种植。去年,李五星共种植“存麦5号”和“存麦8号”1500亩,另外还种植“优质麦26”1500亩。“种子麦收获后,种子公司直接过来全部拉走。优质麦也有现成的销售渠道,销路没问题。”李五星告诉记者。
粮食产量提高了,李五星心里也更有底了。更令他开心的是,政府对农业加大了投资力度,对流转土地大户所承包的土地进行了设施配套升级,包括修渠、修路、修井、架电等。“条条大路通地,大型收割机进出方便,浇水灌溉也都不成问题。这样一来,让我们消除了很多顾虑。”李五星介绍,这些好的政策让同他一样的种粮大户在粮食丰收方面获得了保障,大家自然干劲十足。“我一定要把饭碗端稳端好,种出属于自己的一番天地。”李五星笑着说道。
收割机轰隆隆作响,在田地里来回跑上几趟,就把满仓的小麦倒入等候多时的运麦车里。粒大、饱满、色黄,麦粒着实喜人。“明天再加5台收割机,再有两天就全部收割完毕。把小麦归仓以后,再把秸秆全部打捆。根据土壤墒情,有雨的话,下完雨再播种玉米和黄豆;没有雨的话,就用咱们的配套水井,浇了以后马上种秋。”说起下一步打算,李五星信心满满。(记者 许艺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