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社会民生 > 正文

留住记忆乡愁 留下济源文脉 七旬老人创作近百幅民俗风情画

2020-05-25 16:38:59来源:济源网-济源晨报责任编辑:薛芳芳

白万兴的手绘作品

白万兴正在作画

  四方大灶台下,柴火烧得正旺,灶台上大铁锅咕嘟嘟冒着热气,头裹白毛巾的老妇踩着锅台沿,卖力地转动漏瓢……这是民俗画《漏粉条》中的一个场景,虽寥寥数笔,却极富动感。

  画作旁边,还配了“漏粉条,一技活,一般人家不会做,过好粉,搅兑面,稀稠全凭经验看……”类似打油诗一般的解说,生动贴切,读来印象深刻。

  这些作品出自济源74岁老人白万兴之手。类似的民俗画,老人创作了近百幅:或是述说做豆腐、晒柿饼等民俗,或是讲述轧房顶、打石磨等农活,或是展示马车、耙耧等农具……它们将济源乡村田间地头那些早已消逝或即将退出时代的场景一一还原,让人心驰神往。

  近百幅民俗画 每一幅都能勾起济源人的乡村记忆

  白万兴是一位土生土长的济源人,老家在王屋镇。从小就对绘画书法感兴趣的他在美术方面有着独特的天赋。学生时期,白万兴就陆续拜师学习绘画。年轻时,因书画方面的特长,他一直从事文化宣传工作。工作之余,他也经常与朋友们一起钻研书画,并将这个爱好坚持至今。退休后,白万兴用质朴的眼光和手法,一笔一画地绘制了一幅幅济源民俗画。“我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学习,不是科班出身,也没有高深的绘画技术,就是有一股对家乡的热爱,想把自己记忆中的家乡模样画下来,给后辈们留下点东西。”白万兴说。

  5月20日下午,记者一行来到了白万兴的家中。走进一楼客厅西侧的书房,映入眼帘的就是散发着墨香的书画作品。它们整整齐齐地挂在墙上,整间房屋俨然一个小型展览室。

  在白万兴的书桌上,记者看到墨盒、毛笔、画纸、老花镜依次排开,他所创作的济源民俗画也摆放在桌上。古法造纸、晒柿饼、钉马掌、锻石磨……一张张栩栩如生的画作再现了旧时济源农村的生产生活场景。记者观察到,画中老物件的每条纹路、每个线条都极为讲究。近百幅作品,每一幅都用打油诗的形式对作品内容进行了描述,看到这些活灵活现的民俗画,观者仿佛被带到了过去的济源农村。

  “之所以能够凭记忆将以前的生产生活用具画出来,主要是因为我曾亲身经历过旧时济源的农村生活。”白万兴介绍,他出生在山区农村,小时候每天帮着父母下地干活。“那时候,我们每天天没亮,就和村民们一起扛着农具去田间干活,大家一起说说笑笑打发无聊的干活时间。虽然生活贫苦,但每天乐乐呵呵的十分开心,所以我那段记忆非常深刻,对农村的生产生活也有特殊的感情。”白万兴说,现在很多农村人都随儿女住进了城里,对以前农村的一些生产生活用品和民俗民风越来越生疏。因此他就产生了一个念头:画一套能够全面反映济源农村民俗的作品,为后人留下一些有用的东西。

  态度严谨 绘画考究 灵感大发时常作画至凌晨

  为了创作出符合历史的画作,让民俗画同时具有文史性、考古性和艺术性,白万兴每画一幅画都要花费大量时间收集素材。为了还原当时农民劳作的场景,兴起时,白万兴随手就拎起手边的农活工具,一遍遍模拟、演练,从电视里看到类似场面,他甚至来回几遍回放观看,甚至多次走进农村田间地头进行询问。

  “因为我画的是民俗画,是历史的真实再现,要对历史负责,所以画的每个细节都要严谨对待,力求分毫不差。”白万兴向记者讲述,让他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在创作制作毛笔的场景时,为了能够精益求精,他多次去到克井镇塘石村,向精通毛笔做法的师傅求教。“还记得那天,我好不容易赶到了塘石,但是做毛笔的师傅不在家,就得找时间再来一趟。最终,来回多次后,我才弄清楚毛笔制作的每道工序,赶紧在纸上记录下来,回家仔细研究。”正因为白万兴创作态度严谨,绘画考究,他的画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说起他认真的作画态度,白万兴告诉记者,这都源于自己学生时期绘画老师们的耳濡目染。“我的一位启蒙老师曾教导我,‘练功如不静不如不练,不可潦草造成恶斑,不易磨灭。’因此,我每次作画都让自己沉下心来,认真揣摩。先在心中打个底稿后,再下笔勾勒出大致轮廓,最后仔细画出每个细节。”

  白万兴的老伴告诉记者,白万兴只要一开始画画,谁都不能来打扰。有时候兴致来了,常常熬夜画画到凌晨,虽然已经年过七旬,但是跟年轻时简直一模一样。“我们平时外出旅游,看到一些有年代感的东西,他总是拿手机拍了照片回来自己研究,嘴上还说着‘这以后画画会用到’。有一次还真看到他把照片上的东西用到了画上。慢慢地,我也开始习惯了他的习惯,看到有趣的东西就主动提供给他。”

  锲而不舍 再接再厉 努力为后辈留下济源的民俗民情

  记者翻看白万兴这些民俗风情画,旧时的乡情风貌扑面而来。比如,在“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的时节,收麦没有机械化设备,全靠人工,男女老少齐上阵,一镰一镰地割,既枯燥又乏味,效率还不高。这时候农村用的就是钐麦办法:在绰笼儿的簸箕口上安装一把锋利的钐刃。钐麦时操作者右手握住钐拐儿,左手握住钐绳端头的手柄,使劲抡动绰笼儿,一大片麦秧就迎刃被割了下来。画作《钐麦》展现的就是这样一幅场景,观者隔着画纸仿佛就能感受到收麦时热火朝天的景象。

  记者采访了解到,白万兴虽然已过古稀之年,但是身体依然硬朗,每天依旧坚持勤奋创作。“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吃喝都不愁。虽然到了颐养天年的时候,但是我还想给后辈留下点东西。我就结合自己的经历、水平和能力,把我记忆中的乡愁通过绘画留下来,让后辈能够了解我们过去的生活,同时唤醒我们同辈的记忆。”白万兴告诉记者,目前,他的作品主要从衣、食、住、行等方面还原过去人们的生产生活场景。可在创作过程中,他也常常会遇到一些难题。

  “我虽然经历过那个年代,但并不是熟知每一件器物、每一种民俗的具体细节,脑海里也没有清晰的印象,因此在作画时,遇到自己不清楚的地方就要多方收集资料,一遍遍确认是否真实准确。有时候,常常画到一半还会推翻重来。”白万兴告诉记者,“虽然在作画中会遇到困难,我所了解的民俗也不全面,创作内容也不够全面,但是既然开始画了,就要发扬愚公移山精神,锲而不舍,再接再厉,努力为后辈留下济源的乡愁。”(记者 黄一冰 文/图)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