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网讯(记者 郑海波)5月6日,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市委书记张战伟到虎岭高新和玉川片区调研。他强调,产业集聚区要深化改革创新,实施“二次创业”,提升经济能级,为高质量高水平建设又富又美的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提供重要战略支撑。
张战伟先后来到中亿科技、济钢冷拉银亮材、康安卫材等企业,实地调研产业转型、延链补链、科技创新等情况,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各片区工作情况汇报和有关工作部门意见。
张战伟指出,近年,虎岭高新和玉川片区发挥优势、创新举措,不断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绩,但与省内外先进产业集聚区相比,与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经济密度、产业集中度、创新度和对全区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度还有较大提升空间。要认真学习贯彻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精神,对标新发展理念,对标全国先进产业集聚区,瞄准高质量发展目标,实施“二次创业”,提升经济能级,为高质量高水平建设又富又美的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提供坚强支撑。
张战伟强调,要聚焦主导产业,按照绿色化、智能化、服务化、中高端要求,做强做大做优骨干龙头企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奠定产业特色优势,壮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打造更多百亿级企业。要做足产业集聚,认真梳理济源产业图谱,围绕上下游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积极推动产业集群集聚垂直发展。要坚持创新驱动,把创新作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推动理念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在产业规划、招商引资、项目实施过程中更加注重创新,提高片区创新度和产业科技含量。注重提高投资强度和亩均效益,实行亩均税收、亩均利润、研发投入、单位能耗、污染物排放综合评价,以“亩均论英雄”。打破行政区域局限,发展“飞地经济”,充分调动镇(街道)发展工业、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加快“腾笼换鸟”步伐,清理淘汰僵尸企业、高耗能企业。要做好产城互动,在产业集聚区建设中体现产城融合理念,统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要深化体制改革,结合示范区体制改革,积极推行“片区管理办公室+公司”模式,在财税管理体制改革、薪酬制度改革等方面认真研究破题,提高产业集聚区专业化、市场化水平,在增量上做文章,在做大蛋糕上做文章,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人才的创造性。要加强区镇联动,突出产业集聚区经济功能,推动片区和镇共同发展。
张战伟强调,产业集聚区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各部门都要关心支持产业集聚区建设,真正让产业集聚区成为工业强区的主阵地、转型攻坚的突破口、招商引资的主平台、改革创新的先行区,成为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和重要增长极。
俞益民参加调研。
示范区实现了胸痛救治单元全域覆盖,打通了胸痛救治“起跑一公里”和急救网络“最后一公里”,为区域内胸痛患者搭建起了一条高效、畅通的“生命绿色通道”。
2025-04-30连日来,王屋路升龙城段提升改造工程现场机器轰鸣,建设者们昼夜奋战,以“两班倒”作业模式抢抓工期。
2025-04-304月27日至29日,济源市万洋冶炼(集团)有限公司组织开展以“血脉相连传递温暖”为主题的无偿献血活动,以热血为纽带,以爱心为桥梁,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着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大爱精神。
2025-04-30截至2024年,济源市慈善总会累计发放助学善款600余万元,精准帮扶脱贫享受政策户、低保户、重残家庭等特殊群体学生3500余人次,用慈善力量筑牢教育公平底线。
2025-04-30为营造文明和谐、安全舒适、有序宜人的旅游环境,展现独特的城市魅力,我们发出如下倡议: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