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网讯(记者 郑海波)5月6日,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市委书记张战伟到虎岭高新和玉川片区调研。他强调,产业集聚区要深化改革创新,实施“二次创业”,提升经济能级,为高质量高水平建设又富又美的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提供重要战略支撑。
张战伟先后来到中亿科技、济钢冷拉银亮材、康安卫材等企业,实地调研产业转型、延链补链、科技创新等情况,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各片区工作情况汇报和有关工作部门意见。
张战伟指出,近年,虎岭高新和玉川片区发挥优势、创新举措,不断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绩,但与省内外先进产业集聚区相比,与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经济密度、产业集中度、创新度和对全区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度还有较大提升空间。要认真学习贯彻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精神,对标新发展理念,对标全国先进产业集聚区,瞄准高质量发展目标,实施“二次创业”,提升经济能级,为高质量高水平建设又富又美的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提供坚强支撑。
张战伟强调,要聚焦主导产业,按照绿色化、智能化、服务化、中高端要求,做强做大做优骨干龙头企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奠定产业特色优势,壮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打造更多百亿级企业。要做足产业集聚,认真梳理济源产业图谱,围绕上下游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积极推动产业集群集聚垂直发展。要坚持创新驱动,把创新作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推动理念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在产业规划、招商引资、项目实施过程中更加注重创新,提高片区创新度和产业科技含量。注重提高投资强度和亩均效益,实行亩均税收、亩均利润、研发投入、单位能耗、污染物排放综合评价,以“亩均论英雄”。打破行政区域局限,发展“飞地经济”,充分调动镇(街道)发展工业、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加快“腾笼换鸟”步伐,清理淘汰僵尸企业、高耗能企业。要做好产城互动,在产业集聚区建设中体现产城融合理念,统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要深化体制改革,结合示范区体制改革,积极推行“片区管理办公室+公司”模式,在财税管理体制改革、薪酬制度改革等方面认真研究破题,提高产业集聚区专业化、市场化水平,在增量上做文章,在做大蛋糕上做文章,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人才的创造性。要加强区镇联动,突出产业集聚区经济功能,推动片区和镇共同发展。
张战伟强调,产业集聚区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各部门都要关心支持产业集聚区建设,真正让产业集聚区成为工业强区的主阵地、转型攻坚的突破口、招商引资的主平台、改革创新的先行区,成为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和重要增长极。
俞益民参加调研。
10月13日,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市委书记徐衣显主持召开示范区建造精致城市工作推进会,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听取“建造精致城市”专班工作进展及“十五五”项目谋划情况汇报,安排部署下步工作。
2025-10-1410月13日,示范区管委会主任、市长秦保建主持召开示范区管委会党组(扩大)会议暨常务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研究相关工作事项。
2025-10-14受黄河中下游持续降雨影响,根据《黄河防汛抗旱应急预案(试行)》,黄河防总决定自10月12日16时起针对河南省启动黄河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2025-10-14眼下正是“三秋”生产的关键时期,连续的阴雨天气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连日来,示范区农业农村局加强农机调度作业,集中抢收烘干,力保秋作物应收尽收,颗粒归仓。
2025-10-14为进一步关爱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等劳动者,8月以来,示范区开展“暖‘新’行动”,为5500余名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免费赠送意外险,以实际行动提升劳动者职业安全感与归属感。
2025-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