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社会民生 > 正文

【身边的爱卫故事】文明风尚伴我行 "美丽庭院"惹人羡

2020-04-20 11:24:41来源:济源网-济源晨报责任编辑:何岛

张小景在整理卫生

  一户庭院就是一道风景,家家户户便串起乡风文明。庭院,彰显着一个家庭的生活品位和生活品质,小家美了,大家才能美。在承留镇北勋村,越来越多的村民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收拾庭院,扮靓家中角落,把爱卫行动嵌入日常生活,以“小家美”带动“大家美”。一个个美丽庭院扮靓了美丽乡村,也扮靓了农村人的美好生活。

  这里是我们家,文明要靠大家

  走进承留镇北勋村孔富荣的家中,迎面而来的是种着各色花草树木的整洁小院,屋内屋外窗明几净,地面一尘不染,温馨洁净的卧室,摆放整齐的灶台,井井有条,环境优雅。她笑着说:“虽然住在农村,咱也得讲究卫生。我看见哪里有脏东西,心里就不舒服。”

  今年57岁的孔富荣有些“小洁癖”,平日里,打扫卫生是她每天起床后做的第一件事。“早上起得早,趁大家都在睡,就先把屋里屋外扫一遍,再用拖把拖一遍。这些事已经成习惯了,不干不行。”通常,打扫完卫生以后,她还会出去跑个步,既锻炼了身体,又保持了室内整洁。“这样一来,每天干什么事都高兴。”孔富荣说。

  在孔富荣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家里每个人都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有时候,我没来得及打扫卫生,姑娘就会自动把活接过去。平日里,大家用完的东西也会放回原地,从不乱丢乱放,我一点儿也不担心家里会乱。”孔富荣告诉记者,她经常告诉家人,家里的卫生不能只靠一个人,每个人都要参与进来,因为文明要靠大家共同维护。“每次大家坐在一起看电视时,我都会这么跟大家说。大家也很认可,都自觉遵守。”

  把家里收拾好,也能做大贡献

  除了打扫卫生,垃圾分类也是孔富荣每天的“必修课”。她指着家门口两个显眼的分类垃圾桶告诉记者:“平时家里那些可腐烂的果皮、菜叶等垃圾要放到绿色的垃圾桶里,不可腐烂的纸片、塑料袋等垃圾就放到蓝色垃圾桶里。听说腐烂的垃圾可以做肥料,一举两得多好。”她说,村里每天都有人专门对门口的垃圾进行回收,一点也不用担心跟以前一样,垃圾东一堆西一堆招蚊子和害虫。

  “进行垃圾分类说明咱农村人的思想观念提高了,大家的环保意识越来越高,村容村貌怎么会不好呢?”孔富荣说,实施垃圾分类工作以来,村里的环境卫生也有了极大改善,看着村里的人居环境一天比一天好,自己打心眼儿里感到高兴。“现在,大家都在互相比较着谁家做得更好呢。”

  在孔富荣看来,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离不开相互监督。就像在她家里,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会在不经意间对彼此没有做到或者没有做好的事情进行提醒。她笑着对记者讲:“疫情期间,孩子爸爸嫌待在家无聊老想出门,孩子们就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说不出门就是对自己和对他人负责,少聚集就是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安心待在家的日子里,孔富荣动员全家人一起动手,把家里的里里外外通通收拾了一番。“一有空就集体打扫卫生,门窗灶台,各个死角都好好清理了个遍,勤消毒,多通风,我这也算为防疫工作贡献了一份力量。”她告诉记者,把自己的家居环境做好,坚决杜绝细菌病毒滋生,养成干净整洁的卫生习惯,就是以实际行动参与到疫情防控的工作中去。

  家家户户动起来,乡村就能美起来

  李向才和张小景夫妇俩就住在孔富荣家的房子后面。和孔富荣家一样,家里带给记者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干净。妻子张小景面对记者的夸奖颇有些不好意思。她说:“可能对你们来说,这就是干净,但对我们来说,这就是很平常的农村小院。”

  一尘不染的地板、干净整洁的院子,屋内温馨洁净,屋外宽敞明亮。丈夫李向才说,家里能这么干净全是妻子的功劳。“每天下班回到家,看到家里干干净净,心情舒畅啊。”他说,在这样的环境里,自己也会自然而然地把各种东西摆放整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家中的卫生清洁要靠所有家庭成员。当然了,习惯最重要。”张小景说,有了干净卫生的生活场所,才会有健康的身体。因此,家里的每个人都应该改变不文明不健康的生活陋习,养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村居亮丽,道路整洁,老人们话家常、孩子们嬉戏玩耍,行走在北勋村,记者看到了一个美丽乡村的新面貌。“现在村里的家家户户都比较注重自家的卫生环境,平常邻里互相串门时,也会暗自比较谁家里装扮得美。”北勋村党支部书记李发财告诉记者,打造美丽宜居乡村,离不开每一位辛勤付出的劳动者。“家里明亮整洁,村子干净卫生,大家居住的环境好,生活当然也会越过越滋润。”(记者 刘永芳 文 见习记者 王子君 图)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