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社会民生 > 正文

【春回济源 百业正兴】只争朝夕防疫情 不负韶华稳脱贫

2020-04-17 10:46:52来源:济源网-济源晨报责任编辑:薛芳芳

大峪镇偏看村疫情防控检测卡点

大峪镇三岔河村驻村工作队员帮助贫困群众春耕生产

脱贫户争当疫情防控志愿者

  战“疫”不能停、战贫不能等。疫情防控是场大考,脱贫攻坚也是大考,中央和省委的一系列安排部署,吹响了“打赢两场仗,誓夺双胜利”的冲锋号。

  号令吹响,战鼓催征,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闻令而动,压实责任、细化工作,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逐步推进脱贫攻坚、春耕生产和复工复产工作,做到战“疫”不减、战贫不松、春耕不误,在这场双重考验中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影响,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不掉一户、不落一人。

  据示范区扶贫办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2072户7082人未出现确诊和疑似病例,343个扶贫公益岗位全部复工,贫困群众外出务工1066人,19个带贫合作社复工复产,带贫企业开工率100%。

  战“疫”春耕路上的“尖兵”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示范区广大扶贫干部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示范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领导同志、扶贫部门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帮扶责任人都坚持在岗在位,切实履职尽责,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辖区所有第一书记坚持“战”在疫情防控最前沿,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筑起了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春耕时节,驻村第一书记时刻不忘脱贫攻坚工作,与村干部一起扛起责任担当,蹲守战贫一线,实行精准管理、差异化管理,安全有序积极组织贫困群众投入到春耕生产中,迎难而上全力打好脱贫攻坚硬仗。

  王显光,驻邵原镇刘下沟村第一书记。17年前,作为一名包村干部,他与群众一起抗击非典。17年后,作为一名驻村干部,他与村民们一道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他时刻关注脱贫户和边缘户的防疫及生活保障情况,通过定期入户察访、防疫消毒,引导他们在做好防护的情况下,及时开展蔬菜制种田间移栽、春耕备播等工作,确保了全村疫情防控和产业发展统筹兼顾、有序推进。

  驻克井镇古泉村第一书记孙云中在村里成立了群众生活保障小组。群众家中缺什么,只要给各自的分包责任人打电话说一声,一个小时内物品就能送到家门口。同时,他还积极指导村办合作社组织好春耕生产,为合作社购买防护口罩和手套,确保疫情防控下安全生产。合作社缺人手,他参与劳动;检查点缺带班领导,他立即顶上。

  驻大峪镇偏看村第一书记杨延武紧急成立疫情防控工作小组进行军人式站岗、地毯式摸排、拉网式消杀、喇叭式宣传。同时,他还组织村干部协调20亩渔塘用地,用第一书记经费购买3500株四川麻椒树苗免费送给群众,鼓励贫困群众种植麻椒约80亩;向大峪镇政府申请“一事一议”项目,对红卫渠进行治漏,解决渔塘和麻椒种植用水。

  疫情防控期间,下冶镇大岭村的艾叶入选中医防治方案,野生艾草制品深受市场欢迎。在保证安全防护的前提下,驻村第一书记李明军组织村艾草深加工车间、大岭农民合作社加大生产销售力度,不仅为战胜新冠肺炎疫情贡献了力量,也增加了村集体经济、贫困户的收入。

  驻大峪镇仙口村第一书记白爽志,是一名90后。春节期间,他义无反顾地回到村里,和村干部一起为村民采购生活必需品,为养殖户代购小麦麸,受到群众点赞。

  驻思礼镇水洪池村第一书记朱峰在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疫情防控指导的同时,配合帮扶企业万洋集团恢复农产品加工项目山泉水的生产工作,确保完成既定的脱贫目标。

  健康扶贫路上的“服务员”

  疫情期间,各乡镇把疫情防控工作与脱贫攻坚工作有机结合。百余名乡村医生,既是疫情防控排查员,又是健康扶贫的“服务员”。在进村入户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他们积极开展疾病筛查,精准锁定健康扶贫对象,精准施策,确保疫情防控抓得紧、健康扶贫不放松。

  大峪镇卫生院院长薛明祥带领的医疗小分队,将治疗糖尿病的药物送至贫困群众冯思英等人家中,确保在抗击疫情期间,所有慢性病人都能够安心、及时吃上药。

  坡头镇卫生院推出了电话随访服务方式,由家庭签约医生逐个拨打贫困群众电话,讲解健康防控知识,进行规范用药指导、心理疏导。

  坡头镇卫生院家庭签约服务医生侯继源为坡头镇柳玉沟村、栗树沟村两个村的贫困群众建立了微信群。群众有什么事情只要在微信群里说一下,侯继源就可以帮他们解决,药没有了,就帮群众买,有人身体不舒服了,就及时给他们解疑释惑。

  反哺报党恩 浓浓鱼水情

  立下愚公移山志,打赢脱贫攻坚战。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推进,一项项帮扶措施落地见效,截止2019年底,济源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非常时期,脱贫后的贫困群众通过捐款捐物、参与值守排查等为抗击疫情增添力量,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页页“扶贫扶志强信心脱贫不忘感党恩”的动人篇章。

  大峪镇脱贫户王定住、张备战、翟道贵、李跟上等人主动请缨参与疫情防控,从“接受帮扶”变成了“一线奋战”。

  下冶镇大岭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代立红靠在家发展艾草产业成功脱贫。疫情期间,代立红夫妇俩了解到艾草能除湿杀菌,起到预防作用,便给一线防疫人员捐献600余盒艾柱。

  下冶镇北桐村脱贫户卢国军捐款500元、坡头镇柳峪沟村贫困户薛同芳捐款200元,用于所在村的疫情防控工作。坡头镇蒋庄村脱贫户张成捐款100元。靠着自己的踏实肯干,张成一家顺利摘掉了“穷帽”,对未来,他充满信心和希望。(记者 王莉 文/图)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