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社会民生 > 正文

【济源名泉档案】玉川泉

2020-04-17 10:10:19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薛芳芳

找泉爱泉护泉行动小组 图片由程子明拍摄

  位置

  河南省济源济水街道东街居委会大门口正西约120米处,蟒河北街南边的石砌蟒河河帮下面。

  现状

  已填埋无水。20世纪90年代,蟒河河道治理时,将泉池填土掩埋,砌蟒河石帮于泉上。

  历史传说

  根据《元一统志》记载:玉泉,在济源县东一里浝水之北岸,乃唐卢仝之泉。上有寺,名曰玉泉寺。

  根据清《济源县志》记载:玉川泉在县东湨河北,唐代卢仝汲水烹茶,亦名玉泉,又称玉川井。圣水庙,旧名玉泉祠,今称水仙圣母庙,在东门外浝河北乐余园之西南。玉泉,俗称卢仝泉,即玉川泉也,唐诗人玉川子常烹茶于此,邑人段方伯沁南额其亭曰“玉泉”,傍立一石状极奇古,石上镌二十八字,为邑人刘侍郎迈园题,云:“玉川旧井茫无校,枕石犹生七椀觉。水共风清无尽时,尽归茶谱藏诗窖。”(段方伯沁南应为清代济源名人段志熙,刘侍郎迈园应为清代济源名人刘漪)石之左峰,复有隶书一绝,云:“烟柳鬅鬙怪石前,段翁留我玉川泉。临池万斛珍珠滚,好似当年茶浪旋。”兹俱录之,以志一时风雅。此石即为卢仝泉石。

  卢仝为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济源人,自号玉川子,被尊称为“茶仙”,著有《玉川子诗集》等。卢仝泉石是一块不规则的太湖石,正面有清代工部侍郎段国璋隶书“唐贤卢仝泉石”,背面有清代刘漪题诗二首,现为济源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东街居委会干部群众回忆,玉川泉处,原来有青石规整垒砌的正方形泉池,边长约2米有余。池内泉涌汩汩,常有路人止步,举目观景,水质晶莹剔透、震撼触动心灵,让人心旷神怡且有禁不住想近前触摸、捧掬饮之的冲动!泉东北不足百米为20世纪50年代修建的济源烈士陵园,陵园处历史上原为段家花园。蟒河北街原来叫做花园街,是济源县城出东门桥(望春桥)向东的交通要道。20世纪90年代蟒河河道治理时,人们在此处发现了卢仝泉石。因为石头形状奇特,上面镌刻的字体赏心悦目,大家都觉得这绝对不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当时上报并经鉴定后,才得知是卢仝泉石,后来移至济渎庙内进行保护。

  清代名人游览玉川泉和段国璋别墅时,还留下了歌咏玉川泉的诗句。

  清·薛所蕴《卢墅玉泉》:玉泉有诗癖,籍甚标凤雅。胸中富丘壑,况居名山下。别业占形胜,流风谁嗣者。有美段司空,为园如绿野。屋里青峰入,门外碧湍泻。修篁迷曲径,乔树无炎夏。先生时杖筇,与客同杯斝。飘然物外踪,兴致何潇洒。河阳距一舍,尘事纷多假。问字一来游,群虑澹与寡。安得此长坐,旷怀日抒写。府槛耽长吟,欲去不能舍。

  清·尤侗《九日济源侄天阶携酒游段侍郎卢墅》:玉川昔日煎茶地,柯古当年载酒时,绿野回头今已矣,青山对面尚如斯,偶停车骑窥三径,漫借琴书遣一卮,欲折黄花殊未得,却裁红叶共题诗。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