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岭村艾草产业复工忙
关注济源网微信
济源网讯(记者 张恒 何岛)“从正月初五,我们就开始加工生产艾柱、艾条和足浴包。”日前,走进下冶镇大岭农机专业合作社艾草加工车间,一股浓郁的艾香扑面而来,工人正在马不停蹄地赶制订单产品。
打绒、卷条、包装,生产线上机声隆隆,一盒盒艾柱制品“走下”生产线。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外省的一些医疗机构纷纷联系,今年订单量不减,市场需求量较大。
“为助力疫情防控,党员干部带头加班加点赶生产,保障市场供给。”大岭村党支部书记聂小春向记者介绍,为了确保生产安全,他们每天对车间进行三次集中消毒,并给大家发放一次性口罩、帽子和罩衣。
同时,为让“扶贫车间”尽快复工复产,帮助贫困户增收和脱贫户巩固脱贫成果,村里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第一时间安排贫困户返岗上班,确保贫困户稳就业、能增收。
近年,大岭村依托国家扶贫政策,利用当地野生艾草资源,积极探索艾草产业扶贫新模式,形成“集体组织+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的运营模式。
2018年规模流转土地,启动艾草产业扶贫基地建设;2019年高标准建成艾草加工厂,实施艾草深加工项目。如今,该村已有4家艾草产业专业合作社,带动村民稳定就业,促进村民脱贫增收。
艾草,经济价值高,生命力顽强,还不需要耗费过多的人工劳力。在村干部的号召下,贫困户杨金枝也将自己的小麦、玉米地改种了艾草。除了享受政府5000元的种植补贴,每年每亩地至少能收入3000元。年前,杨金枝又种下2亩多艾草。
90后的代立红也尝到了艾草的甜头。作为济源市大岭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他依托艾产品加工成功脱贫并成为“致富带头人”。从2月初开始,代立红就忙着四处捐赠艾柱等产品,用于防疫一线杀菌。除了济源,他还分别联系黄冈市英山县中医院和恩施州宣恩县椒园集中隔离救治医院,捐赠艾柱3000余根。
如今,他正与周口的客商洽谈合作事宜,并与对方初步达成共识。据代立红介绍,由于对方需求量较大,按照合作社目前的生产规模难以供应。几经考虑,他决定扩大规模。“年前已经投资30多万元订购了一套全自动化设备,预计10天左右就能到。”选址、设计,建一座新的生产车间,代立红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忙得不亦乐乎。
“如果能顺利达成合作,不仅合作社的效益能翻好几番,也将带动更多村民就业、增收。”对于合作社的发展规划,代立红有着美好的憧憬,“准备在疫情过后,再招几名新的员工,组织大家集中学习新设备的操作。”
“疫情是考验,也是机遇。今年我们要调整销售渠道,同时要抓住旅游消费反弹期,通过艾草文化节加大网上招商合作力度。”驻村第一书记李明军向记者表示,要根据疫情形势,有序组织产业恢复生产,确保贫困户增收致富,有效巩固脱贫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