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文旅产业开启 “春天模式”
关注济源网微信
济源网讯(记者 王鸿斐 通讯员 王利敏) 3月14日,在黄河三峡景区入口,戴着口罩的游客扫码登记后,接受景区工作人员测量体温。当日,黄河三峡景区开园迎宾,成为示范区首个复工复产的A级景区。
日前,在示范区多项政策支持下,文旅产业悄然按下“启动键”,进入久违的“春天模式”。
今年春节,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示范区文广旅局提升政治站位,顾全大局,果断按下文旅产业“暂停键”,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这背后是文旅产业的巨大付出:示范区573个公共图书馆(室)、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全部暂停开放;13个A级景区停止营业,济渎庙春节庙会、元宵节文艺汇演等活动全部停办;所有旅行社停止组接团业务;所有酒店、饭店停止营业。
如何帮助文旅企业渡过难关?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及早着手,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2月12日,示范区管委会印发《关于济源示范区有效应对疫情支持文旅企业发展政策措施的通知》,通过安排文化旅游发展专项资金、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加大企业金融支持力度和减轻文旅企业负担等措施,支持文旅企业克服疫情的不利影响,按下文旅产业尽快复苏的按钮。2月26日,示范区文化旅游产业网络培训班开班。600余名文旅从业人员参加了培训,在线提升业务技能。
3月2日,示范区文旅产业复工复产专题会召开后,文旅产业复工复产次第展开、有序进行。宏安豪生大酒店、小浪底中州国际酒店、王屋山大酒店、世纪酒店等星级酒店先后开门营业。截至目前,示范区已为19个旅行社退还质保金共计160万元,让旅行社轻装上阵;公共图书馆(室)、文化馆、博物馆等单位积极创新方式方法,通过网上阅读、网上参观、网络课堂等“云服务”,为群众送去文化大餐;继黄河三峡景区后,示范区其他A级景区也制定了开放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