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社会民生 > 正文

【新春走基层】种植大户的新年愿望

2020-01-19 10:56:23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何岛

  济源网讯(记者 宋明洁)近日,记者在梨林镇南程村遇见种植大户张前进时,他正在地头查看麦苗长势。“前些天降雨雪,可让这些地‘喝饱’了。”望着眼前200多亩绿油油的麦苗,张前进笑呵呵地说,“新的一年到了,希望2020年也是个丰收年。”

  张前进承包了村里500多亩土地,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传统农作物。“我们这一辈人,对种地有一种情怀。得知村里进行土地流转后,我从城里回来,承包了500多亩土地。”张前进说。今年是他承包土地的第六年,从最初的种植凭经验、靠天收到如今的科学种植、规模化管理,他不断适应市场,努力成为一名高素质的农民。

  谈及新年愿景,张前进说,他打算建一个仓库,存放播种机、收割机等。“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这些农机都是必不可少的。我还可以利用这些农机去创造额外收入。”张前进告诉记者,“这些年,国家不断出台好政策,让我们这些种粮大户心里更有底气了,再加上济源富富康新农业植保专业合作社给我们提供优质种子、技术培训等服务,我感觉种地的前景大好!”

  眼下是冬闲时节,五龙口镇马村的种植大户杨东胜却依旧忙得不可开交。“前段时间,我在承包的土地上安装了喷灌设施。现在,我准备再筹些资金,购买相关设备,尝试进行水肥一体化喷灌。今后,我就可以智能化管理农作物了。”

  杨东胜从2012年开始承包土地,如今他承包了2500多亩地。十多年与土地打交道,使得他有了自己的一套种植理念。“种地也需要稳中求进,得熟悉掌握土地的‘个性’,选择适合的农作物,不盲目跟风种植,就能种得好。”杨东胜告诉记者,2020年对他来说是特殊的一年,他计划把目前承包的土地分出去一部分,只留下五龙口附近集中连片的1000多亩,进行高质量发展。“还是以种植小麦、玉米、大豆和花生为主,但是计划延伸它们的产业链,向深加工方面转型,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杨东胜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来源于他2019年经历的一件事。“往年种的花生收了以后,花生秧就随意处理了,也没想过它能创造二次利润。去年我家大儿子把花生秧带回来一加工,当饲料卖给喂兔的了,我才发现这里面竟然也能产生经济效益。”

  “现在我的两个孩子也加入了种植行列,一家人都跟土地打交道,那就争取把它当成事业来发展,做优做强,争取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生态农业发展之路。”杨东胜说。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