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后,太岳军区把王屋县独立营与济源县独立营合编为第四军分区独立二团。这支以济源子弟兵为主的部队被当地人民亲切地称为“老二团”。1947年二三月间,这支能征善战的部队配合军区主力十二旅两次完成了接应中原突围右路纵队北渡黄河的光荣任务。
首渡黄河接“文、汪”部
1946年6月26日,震惊中外的中原突围战役开始。以新四军五师和八路军南下支队为主力成立的中原军区部队分两路突出蒋介石30万大军的包围。其中,右路纵队7000余人在文建武、汪峰和陈先瑞、韩东山率领下,拟于1947年二三月分两批北渡黄河,进入太岳区休整。中央电令太岳军区派强有力的部队渡河迎接。
2月13日,太岳军区副司令员孙定国率军区主力十二旅和济源人民子弟兵四分区独立二团进驻邵原地区,在王屋县委、县政府的配合下,侦察敌情、筹备物资、修造渡船、组织船工,用十来天时间就做好了一切准备。
2月19日晚,十二旅与独立二团分两路发起突然袭击,一举歼灭黄河南岸敌河防守备部队后,留少量部队控制沿黄渡口,主力急行军进抵陇海铁路沿线。20日上午,他们在新安县硫磺岭与文建武、汪峰所率的第一批突围部队会合。当晚,即掩护“文、汪”部顺利北渡,在王屋县稍加补充休息,于3月6日进入晋城休整。
二渡黄河接“陈、韩”部
1947年3月11日,毛主席再次急电:“刘伯承、邓小平和陈赓、谢富治等,陈、韩所率突围部队3000余人,有被敌歼之危险,务必派部队援救。”再次担任接应、掩护五师渡河任务的独立二团身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因为此时,河对岸的敌人遭我接应部队第一次偷袭后,已加强了河防守备,我军只能不停地侦察敌情,寻找有利时机。经过缜密侦察,独立二团终于逮到了一个机会。3月12日夜晚,对岸东沃守敌在村内看戏未归,独立二团迅速渡河攻下石井镇,直插硫磺岭一带制高点,很快控制了渑池、新安县北部方圆30多里的地区。然而,情况突然有变。原来陈、韩突围北渡部队按原计划接近黄河时,有一股敌人假冒我太岳接应部队,突然发动袭击。“陈、韩”部情况
不熟、地理不熟,立即重返伏牛山区。而独立二团却被敌人当成了突围部队,集中四个保安团和蒋军一个正规团向硫磺岭和横山扑来。独立团依靠有利地形,以一个团的兵力打退敌五个团的五次进攻,后感觉接应无望,经请示上级后趁天黑时分撤回。
3月19日,五师“陈、韩”部趁敌麻痹,再次从嵩山出发,日夜兼程重返黄河渡口,终于与我接应部队接上头,顺利渡过黄河。一进入老解放区,这些连月征战、衣衫褴缕、疲惫不堪的突围部队战士拥抱着老二团的同志,激动得热泪盈眶。太岳军区首长也对独立二团两次成功渡河接应掩护五师兄弟部队给予通令嘉奖。(本文内容由济源市委党史研究室提供)
示范区实现了胸痛救治单元全域覆盖,打通了胸痛救治“起跑一公里”和急救网络“最后一公里”,为区域内胸痛患者搭建起了一条高效、畅通的“生命绿色通道”。
2025-04-30连日来,王屋路升龙城段提升改造工程现场机器轰鸣,建设者们昼夜奋战,以“两班倒”作业模式抢抓工期。
2025-04-304月27日至29日,济源市万洋冶炼(集团)有限公司组织开展以“血脉相连传递温暖”为主题的无偿献血活动,以热血为纽带,以爱心为桥梁,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着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大爱精神。
2025-04-30截至2024年,济源市慈善总会累计发放助学善款600余万元,精准帮扶脱贫享受政策户、低保户、重残家庭等特殊群体学生3500余人次,用慈善力量筑牢教育公平底线。
2025-04-30为营造文明和谐、安全舒适、有序宜人的旅游环境,展现独特的城市魅力,我们发出如下倡议: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