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春,侵华日军占领济源后,烧杀奸掳,无恶不作,激起了中国军民的共愤。当时驻黄河南岸的中国抗日军队第九十一军一六六师,全系河南子弟兵。他们听到日寇在豫北的暴行后,纷纷要求渡河抗日。4月10日,一六六师四九九旅旅长刘希程按照第一战区长官司令部的命令,率领该旅九九一和九九二两个团约3000人渡过黄河,急行军数十里,奔向济源县城。
驻守济源县城的是日军号称“铁军”的土肥原兵团可西联队,兵力3000多。敌我双方虽兵力相当,但在装备和训练上,日军却大大强于我军,且其占据城堡,居高临下,有着绝对的地理优势。为避敌锋芒,我军决定夜间突袭攻城。午夜刚过,我军悄悄来到城下,突然以机关枪的密集火力,向城上敌军扫射,以掩护部队登城。几分钟后,九九一团登城部队在火力掩护下,冒着枪林弹雨将云梯靠到城墙上。接着,300余名官兵陆续沿云梯上城,攻入城内,与日军展开战斗。为便于大部队入城扩大战果,团部又派工兵连长吕舜民带两个班前去爆破县城南门,但因城楼上日军火力甚猛,两班工兵全部牺牲。这时天已大亮,日军防御兵力增强,九九一团进城部队与敌展开白刃战。团长命令后续部队连续强攻登城,但因敌人火力太猛,我军伤亡惨重,云梯也被敌集束手雷炸断。日军一面组织兵力围歼我进城部队,一面派大部队出城向我军阵地冲击。我城外部队与敌激战一番后被迫后撤至湨河南岸的东西留村一线,继续与敌对峙。此时,攻入城内的九九一团300余名官兵在后续部队无法进城的绝境中奋起与敌浴血苦战。300余名官兵在与数倍于己的敌人血战三天三夜后,全部壮烈牺牲,无一投降。在西北时就会耍大刀的战士朱金山、张鸿旗,在同日军搏斗中尤为勇猛顽强,先后杀死日军30多人。两位钢铁战士浴血拼杀,壮烈殉国,至死仍屹立不倒,怒目圆睁。日军感其英勇,将两位埋葬后还立了块木牌,上书“故中国军无名勇士之墓”。
此役虽攻城未果,但我300余名勇士壮怀激烈、英勇殉国的事迹迅速在豫西北军民中广泛传扬,激励更多中原儿女投身抗日战场。后九十一军收复济源县城,朱金山所在部队一六六师四九六旅九九一团二营营长刘正操重新将其收葬,并立下“朱金山烈士纪念碑”。现此碑尚存于济源烈士陵园。(本文内容由济源市委党史研究室提供)
示范区实现了胸痛救治单元全域覆盖,打通了胸痛救治“起跑一公里”和急救网络“最后一公里”,为区域内胸痛患者搭建起了一条高效、畅通的“生命绿色通道”。
2025-04-30连日来,王屋路升龙城段提升改造工程现场机器轰鸣,建设者们昼夜奋战,以“两班倒”作业模式抢抓工期。
2025-04-304月27日至29日,济源市万洋冶炼(集团)有限公司组织开展以“血脉相连传递温暖”为主题的无偿献血活动,以热血为纽带,以爱心为桥梁,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着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大爱精神。
2025-04-30截至2024年,济源市慈善总会累计发放助学善款600余万元,精准帮扶脱贫享受政策户、低保户、重残家庭等特殊群体学生3500余人次,用慈善力量筑牢教育公平底线。
2025-04-30为营造文明和谐、安全舒适、有序宜人的旅游环境,展现独特的城市魅力,我们发出如下倡议: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