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龙口山口村,位于山西和豫北交通的咽喉要道。“十二月事变”后,国民党为控制这个军事要塞,派杂牌武装谢荣棠的二十六支队进驻山口。他们屡屡制造摩擦,严重威胁着晋豫边军政人员的安全。
1941年初,为扩大抗日根据地,开辟太行山下、沁阳以北、丹河以西的沿山新区,我八路军主力十七团决定拿下山口这个战略要地。
当时,大河里上山工作的党员任正凡、贺思铭、赵克良等同志已在八路军中担任领导职务。因为他们是本地人,熟悉山口一带情况,部队就派他们一同参加了这次战斗。
1942年2月,晋豫区派十七团和沁河支队下山,屯兵济源孤山一带。沁河支队政治部主任任正凡和十七团营教导员赵克良等同志赴山口侦察敌情。他们穿过大社伪军范登科部封锁区,跋山涉水,直抵山口村边,通过地下党组织和内线,了解了谢荣棠的兵力、装备和布防情况。二分区副政委王新亭根据侦察情况作了战斗部署:“要集中兵力,奇袭山口,使顽军猝不及防,一举全歼谢部。”他要求部队连夜急行军100里,战斗务必于拂晓前打响。随即,兵分两路出发,一路由十七团尤太忠团长和任正凡带领;另一路由沁河支队贺思铭支队长率领。先遣队通过大社时,给范登科留下一张字条:“我军今夜东去执行任务,路过贵地,请勿误会。如有违反,后果自负。”吓得范匪紧闭寨门,不敢妄动。大部队当晚顺利通过大社,抵达山口。十七团登上村北山顶,占据有利地形,担任主攻;沁河支队占领山口村和贺坡、省庄等地,截断顽军退路,计划于凌晨6点发起总攻。
未到总攻时间,“南岭咀”岗哨为阻止一驮煤老汉通行,打了一枪。枪声,代替了我军的总攻信号。我军轻重武器一齐对敌司令部驻地猛烈射击,枪声震山响,子弹如雨下。谢荣棠胆小如鼠,打起仗来更是草包。他从睡梦中被惊醒时,已是神兵天降,大军压境。谢荣棠和他的第三大队队长黄青山,连衣服都没来得及穿上,就被我战士活捉了。顽军住在山口河东的一个中队,虽慌乱还了几枪,但也是瓮中之鳖,很快被我沁河支队歼灭。
谢部的独立大队,驻在离山口30里的耿和村。队长李正德带领人马前来增援,于半路得知谢荣棠被擒,不敢轻举妄动,急忙调头返回。
此役,我军全歼顽军二十六支队司令部及其第三大队,缴长短枪100多支,俘顽军100余人。在清查俘虏时,我敌工人员发现了曾在大河里大肆逮捕共产党员的国民党二战区特务杨希孔和杀害我地下党员贺思哲、贺思吾的凶手贺麦妮、贺立四兄弟二人。于是,他们立即将这三个手上沾满共产党员鲜血的仇敌逮捕,交给地方党组织,经公审后依法将三人处决,为大河里人民报了仇、雪了恨。 (本文内容由济源市委党史研究室提供)
示范区实现了胸痛救治单元全域覆盖,打通了胸痛救治“起跑一公里”和急救网络“最后一公里”,为区域内胸痛患者搭建起了一条高效、畅通的“生命绿色通道”。
2025-04-30连日来,王屋路升龙城段提升改造工程现场机器轰鸣,建设者们昼夜奋战,以“两班倒”作业模式抢抓工期。
2025-04-304月27日至29日,济源市万洋冶炼(集团)有限公司组织开展以“血脉相连传递温暖”为主题的无偿献血活动,以热血为纽带,以爱心为桥梁,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着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大爱精神。
2025-04-30截至2024年,济源市慈善总会累计发放助学善款600余万元,精准帮扶脱贫享受政策户、低保户、重残家庭等特殊群体学生3500余人次,用慈善力量筑牢教育公平底线。
2025-04-30为营造文明和谐、安全舒适、有序宜人的旅游环境,展现独特的城市魅力,我们发出如下倡议: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