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春,继山西“十二月事变”之后,济源的国民党地方政权和反动武装在大河里地区大肆逮捕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因病从唐支队回乡休养的贺思铭和哥哥贺思哲等先后被捕入狱。后来,贺思铭经组织营救脱险,贺思哲等3人惨遭敌人杀害。贺思铭强忍悲痛,拖着病体掩埋了哥哥的尸体,又变卖家产,购买枪支,组建了10余人的手枪小分队,上山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
1941年12月,经晋豫区一地委书记王毅之批准,八路军沁河支队在阳城县杨树洼村正式成立,贺思铭任支队长、任正凡为政治部主任。沁河支队很快由开始的数十人,发展到200余人。从此,这支人民革命武装便威震济(源)、沁(阳)、晋(城)、阳(城)太行山沿线一带。
1942年春节刚过,沁河支队就接到一个特殊的任务:将朝鲜友人和一批干部从豫北白区护送到抗日根据地。聪慧机智的贺思铭让参加护送的队员及被护送者乔装打扮成上山砍柴的农夫,穿行于山间小路和村庄集市,巧妙躲过敌人重重盘查,顺利到达目的地。
1942年3月,贺思铭派三大队队长卫占山对盘踞在大社村、危害一方的范登科匪帮进行瓦解。他首先对匪首的警卫员谢保华进行政策攻心,并找来良医为其母亲治病。最终,谢保华幡然醒悟,带领10余人携机枪一挺、步枪10余支、手枪两支加入沁河支队。
1942年4月,沁河支队配合太岳二分区十七团攻打济源通往山西的重要据点山口村,活捉了伪二十六支队司令谢荣棠。
1942年夏,沁河支队同盘踞在尚庄的伪军、土匪李正德展开对决,多次打退到根据地抢劫的敌伪军,保卫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深受百姓欢迎。百姓由衷地喊出:
有了沁支队,不怕日本鬼,
有了沁支队,不怕土顽匪;
有了沁支队,生活得安稳,
威武沁支队,名震大河里。
(本文内容由济源市委党史研究室提供)
示范区实现了胸痛救治单元全域覆盖,打通了胸痛救治“起跑一公里”和急救网络“最后一公里”,为区域内胸痛患者搭建起了一条高效、畅通的“生命绿色通道”。
2025-04-30连日来,王屋路升龙城段提升改造工程现场机器轰鸣,建设者们昼夜奋战,以“两班倒”作业模式抢抓工期。
2025-04-304月27日至29日,济源市万洋冶炼(集团)有限公司组织开展以“血脉相连传递温暖”为主题的无偿献血活动,以热血为纽带,以爱心为桥梁,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着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大爱精神。
2025-04-30截至2024年,济源市慈善总会累计发放助学善款600余万元,精准帮扶脱贫享受政策户、低保户、重残家庭等特殊群体学生3500余人次,用慈善力量筑牢教育公平底线。
2025-04-30为营造文明和谐、安全舒适、有序宜人的旅游环境,展现独特的城市魅力,我们发出如下倡议: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