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黄河小浪底风景区,水流潺潺,水鸟翩翩。记者了解到,济源在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面持续发力,让黄河的颜值再提升,生态更优化,群众更受益。
济源境内有200余条大小河流汇入黄河,济源的山山水水和黄河的生态息息相关,济源也历来重视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工作,以实际行动保护黄河,打牢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黄河主河道济源段水质常年定性评价均为“优”,5个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保持在90%以上,这是济源持续发力,不断加强黄河流域生态治理的有力印证。在日常工作中,济源坚持“四水同治”,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统筹治理,同时强力推进工业企业截污治污、坚决取缔“小散乱污”企业,对小浪底和西霞院库区的网箱养鱼点进行了集中清理,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的治理。济源持续加强黄河流域综合治理力度,先后实施了沿黄项目区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4.06平方公里,目前已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89平方公里,治理度达78%,有效减少了入黄泥沙量,改善了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
为黄河生态环境保驾护航,制度是有力保障。济源积极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不断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验收等工作,及时组织开展水土保持监督检查,今年,济源检查项目70个,下达执法文书70余份。济源认真落实取水许可、水资源论证等一系列制度规定,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严格落实“河长制”,开展了“携手清四乱,保护母亲河”专项行动,在黄河、沁河流域排查整治“四乱”问题45处,共拆除违章建筑3.35万平方米,清除垃圾1.3万立方米,清理畜禽养殖场445户,拆除养殖圈舍16.4万平方米,整治非法排污口4处,困扰济源多年的黄沁河滩区违规问题得以彻底解决,黄沁河流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做好保护的同时,济源还抢抓机遇,坚持把利用好黄河、沁河水资源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小浪底北岸(济源)灌区工程实现试通水,结束了济源多少年来“守着黄河没有水用”的历史。在利用沁河水资源方面,河口村水库分配济源引水指标为每年9300万立方米(其中4800万立方米用于保障城市生活用水,4500万立方米用于保障沁北电厂等重点企业用水)。济源还实施了第三自来水厂等重点项目,目前已投入试运行。济源在节约集约利用黄河、沁河水资源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全面禁采地下水工作,进一步涵养水源、保护水生态。(王小平 记者 史方方)
示范区实现了胸痛救治单元全域覆盖,打通了胸痛救治“起跑一公里”和急救网络“最后一公里”,为区域内胸痛患者搭建起了一条高效、畅通的“生命绿色通道”。
2025-04-30连日来,王屋路升龙城段提升改造工程现场机器轰鸣,建设者们昼夜奋战,以“两班倒”作业模式抢抓工期。
2025-04-304月27日至29日,济源市万洋冶炼(集团)有限公司组织开展以“血脉相连传递温暖”为主题的无偿献血活动,以热血为纽带,以爱心为桥梁,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着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大爱精神。
2025-04-30截至2024年,济源市慈善总会累计发放助学善款600余万元,精准帮扶脱贫享受政策户、低保户、重残家庭等特殊群体学生3500余人次,用慈善力量筑牢教育公平底线。
2025-04-30为营造文明和谐、安全舒适、有序宜人的旅游环境,展现独特的城市魅力,我们发出如下倡议: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