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济源要闻 > 正文

济源持续发力为黄河生态环境“保驾护航”

2019-11-27 15:40来源:济源网-济源晨报责任编辑:薛芳芳

  初冬时节,黄河小浪底风景区,水流潺潺,水鸟翩翩。记者了解到,济源在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面持续发力,让黄河的颜值再提升,生态更优化,群众更受益。

  济源境内有200余条大小河流汇入黄河,济源的山山水水和黄河的生态息息相关,济源也历来重视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工作,以实际行动保护黄河,打牢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黄河主河道济源段水质常年定性评价均为“优”,5个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保持在90%以上,这是济源持续发力,不断加强黄河流域生态治理的有力印证。在日常工作中,济源坚持“四水同治”,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统筹治理,同时强力推进工业企业截污治污、坚决取缔“小散乱污”企业,对小浪底和西霞院库区的网箱养鱼点进行了集中清理,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的治理。济源持续加强黄河流域综合治理力度,先后实施了沿黄项目区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4.06平方公里,目前已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89平方公里,治理度达78%,有效减少了入黄泥沙量,改善了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

  为黄河生态环境保驾护航,制度是有力保障。济源积极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不断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验收等工作,及时组织开展水土保持监督检查,今年,济源检查项目70个,下达执法文书70余份。济源认真落实取水许可、水资源论证等一系列制度规定,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严格落实“河长制”,开展了“携手清四乱,保护母亲河”专项行动,在黄河、沁河流域排查整治“四乱”问题45处,共拆除违章建筑3.35万平方米,清除垃圾1.3万立方米,清理畜禽养殖场445户,拆除养殖圈舍16.4万平方米,整治非法排污口4处,困扰济源多年的黄沁河滩区违规问题得以彻底解决,黄沁河流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做好保护的同时,济源还抢抓机遇,坚持把利用好黄河、沁河水资源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小浪底北岸(济源)灌区工程实现试通水,结束了济源多少年来“守着黄河没有水用”的历史。在利用沁河水资源方面,河口村水库分配济源引水指标为每年9300万立方米(其中4800万立方米用于保障城市生活用水,4500万立方米用于保障沁北电厂等重点企业用水)。济源还实施了第三自来水厂等重点项目,目前已投入试运行。济源在节约集约利用黄河、沁河水资源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全面禁采地下水工作,进一步涵养水源、保护水生态。(王小平 记者 史方方)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