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济源要闻 > 正文

【济源红色故事】大社痛歼日伪军

2019-11-26 10:37来源:济源网-济源晨报责任编辑:薛芳芳

  1943年5月,济源县委、县政府组建了县抗日武装大队。县委书记焦祖涵亲自兼大队政委,县长孙渊明兼大队长。县大队组建后,只经过短短一个月的集训便到济北太行山区开展活动。先后进驻水洪池、竹园沟等地,并在五指河以及阎营、阎斜、任庄、克井等村建立了村政权,发动青年知识分子参军。县大队很快便发展成为一支有近百人的地方抗日武装。

  当时,盘踞在济北大社村的范登科部,是实力较大的一股伪军,经常跟随日寇到北山一带及阳城的大岭堂、黄瓜掌等地骚扰,群众深受其害。沁阳第一任县长田时风就是路过黄瓜掌时被他们杀害的。为了打击这股伪军,焦祖涵率县大队30余人,于1943年秋季的一个夜晚奔袭交地村,除掉了范登科一个“收税站”(实为截路关卡),抓获伪军两名,缴了步枪和一些手榴弹,首次打击了敌人,扩大了县大队的影响。接着,县大队派排长崔振英率部队消灭了范部在孔山西头拦路抢劫的伪军10余人,缴枪12支。还有一次,崔振英化装进城了解敌情,在返回时途经柿槟西地时,遇见三个伪军抢劫行人,他当场击毙两个,另一个趁乱逃脱。县大队出奇制胜的举动,使敌人胆战心惊,不敢再随意外出抢劫。

  1944年1月,县大队决定摧毁勋掌伪据点,为民除害。当时,驻勋掌伪军是卫仁杰部,经常在附近村庄逼粮派款,抢劫民财,绑人拉票,敲诈勒索。县大队派连长苗芳图带人去勋掌,乘卫仁杰只身去其小老婆家吃饭的路上将其抓获,押到太行山下的宫口村。在旷地月夜审讯时,卫乘机从山沟中逃跑。数日后,卫见没有动静,又从碉堡出来,悄悄去其小老婆家。5月25日中午,我县大队又派苗芳图带一个小分队前去捉拿。苗布置小分队埋伏村外接应,他亲带二人进村,隐蔽在卫仁杰必经的路旁。当卫在此经过时,便开枪击毙了这个作恶多端的家伙,大大震慑了伪军。

  1944年夏,麦收前的一天,县大队得知日伪军300多人经武山到竹园沟一带扫荡后,要经阎营、勋掌返回县城。县大队决定在阎营伏击日军。县大队埋伏路旁,放过敌之主力,猛烈向敌之后卫部队发起攻击。不防埋伏在村里的另一股敌兵突然冲了出来,双方展开了肉搏战。县大队见敌众我寡,便主动撤退。几天后的一个拂晓,进攻大社伪军据点的战斗打响了。由焦祖涵与王诚林带县大队一个连配合十八团进攻东寨炮楼,以此为突破,全歼守敌。县大队一个连埋伏在孔山南坡胳膊洞,阻击县城日伪援兵。战斗打响后,十八团先派一个班进行火力侦察,掌握伪军兵力分布情况,然后发起猛烈攻击。战斗仅一小时就全面取得胜利。歼灭伪军范登科部70余人,缴枪100余支,收复了大社村。

  接着,县大队乘胜进攻克井。范登科下属一个中队的20余人,早已闻风而逃,我部队用小炮击毁其碉堡后向西进发,围攻勋掌。因慑于我军连克两据点之威,加上敌工站陈正平做工作,勋掌伪军原有守率六七十人投诚,编入县大队,壮大了抗日武装力量。

  1944年秋,王沁声接任济源县长兼县大队队长。这时,县大队已发展到200余人,成为日寇的心腹之患。驻县城日军大队长荐田,趁一个浓雾天气,集中全部人马,奔袭县大队驻地白涧,妄图一举消灭县大队。

  日军进入白涧村,不见一兵一卒,便放心大胆入院搜查,许多鬼子被挂在街门上的手榴弹炸伤。敌人恼羞成怒,放火烧了八九座民房,垂头丧气地从白涧撤走。县大队趁机追击,打死了范登科的几个护兵,同时又派崔振英带一排人走小路直奔佃头截击,县大队主力亦从苗店追至克井,敌人不敢恋战,仓皇逃回县城。

  秋后,伪军头子王同玉又派其部下一个大队驻守武山。县大队采取“引蛇出洞”战术,先派一个班埋伏到武山的后山顶,主力分布在柿槟村西北河滩;又派一个侦察小分队,穿过石牛村,到武山村东向伪军鸣枪,诱敌上钩。敌人果然中计,出动100余人。小分队边打边撤,把敌人引到南樊村西。伪军为抢占山头,在向山上爬时,埋伏在山上的县大队战士猛烈开火,县大队主力亦迅速向西迂回包围。伪军腹背受围,伤亡惨重,惊慌失措,不敢再战,狼狈退回寨内。(本栏目内容由济源市委党史研究室提供)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