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济源要闻 > 正文

【济源红色故事】岁月峥嵘教养院

2019-11-21 11:06来源:济源网-济源晨报责任编辑:李亚红

  少儿时期,正是人生的美好时光。可是,在黑暗的旧中国,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那些饥寒交迫的难童们是怎样生活和学习的呢?下面,就给大家讲讲济源灾童教养院的故事。

  1938年2月21日,济源县城沦陷,日寇烧杀淫掳,无恶不作,众多百姓失去家园,纷纷逃难。无数失家、失亲、失学的孤儿流落乡野,痛苦不堪。当年夏,在中国军队连续夜袭打击下,驻济日军撤至沁阳。下半年,国民党中央赈济委员会派员到济源放赈救灾。在本县苗店村的郑永亮、城东街的李钟宣、石板沟的李宗鸿、郭庄村的席光国等绅士的建议下,获准利用赈灾款筹办“济源灾童教养院”,借以救助难童,培育保国栋梁。

  经过一年多筹备,济源灾童教养院在沁河岸边的张庄成立。陆续收养灾童300多人。随后,因战火蔓延,济源灾童教养院先后从济源张庄辗转迁移到王虎、吴大沟、孟津狮子院、渑池崇村、陕西省高店镇及青海、新疆等地,难童也由当初300余人增至500余人。

  济源灾童教养院在战乱中几经辗转,历尽艰辛苦难,在孩子们的成长历程中,留下许多刻骨铭心的人生故事。济源灾童教养院成立之初没有固定校舍,院部及各班级分住张庄、松树潭两个村。孩子们寝室教室合一,分住在窑洞土房。课桌则是从山坡上抬回的石板搭垒而成。白天上课的教室,铺上谷草就成了晚上睡觉的大床。生活物品一部分靠国家供给,一部分靠师生自筹。当时他们的主食小米,都是由老师带领孩子们翻山越岭到山西晋城等地肩扛手提。副食一般以咸菜、野菜为主。野菜大多是星期天由老师带领学生上山采摘来的。孩子们每天只能吃两顿饭,但这已经比他们流落街头四处乞讨要好多了。

  物质的缺乏、生活的艰难并没有挡住孩子们学习、进步的欲望。没有课本,济源灾童教养院就发给每个学生油印的《红五月》《抗日弟子规》等读物。其中,《抗日弟子规》中的内容有:“弟子规,抗日训,全中国,都遵循……七月七,轰宛平,卢沟桥,动刀兵,夺北平,抢天津,举国愤,世界惊……”还有“昔岳飞,圣母教,忠报国,丹心照……小荀灌,年十三,杀贼寇,除敌顽……”通过学习,孩子们不仅学到了文化知识,也进一步增强了抗日救国的意识。

  济源灾童教养院艰苦的生活学习环境还使孩子们从小养成热爱劳动、勤俭朴素、坚韧不拔、自强不屈的好品质。同学们上山砍柴,翻山越岭不叫苦,夜晚推磨(用石磨磨面)再累再乏不肯歇。济源灾童教养院迁到王虎村时,难童们衣衫破烂难遮羞。不少孩子从街上捡来破布条,自己编织成衣。后来学校给每人发了几尺白布,他们就用红土染成土红色,自制衬衣裤子,第一次有了统一的校服。

  1940年秋的一天,驻轵城的国民党军为躲避日军追击,仓皇撤退,来不及带走仓库里的粮食。济源灾童教养院的几十个孩子发现后,喜出望外,冒着被鬼子捕杀的风险,趁一个月色朦胧的夜晚前往仓库背粮。因口袋不足,一个难童急中生智,悄悄说了声“脱裤子”,大家便心领神会,马上脱掉裤子,扎住裤腿口,用手往裤子里装麦子,很快便将裤子装满,然后悄悄运回学校。这次,孩子们一共弄来了三四百斤救命粮。

  济源灾童教养院生活学习虽然艰苦,但穷人的孩子却苦中寻乐、苦中会乐。他们在河滩沙地上开运动会,在山坡大树上练爬树功,还用自制土弓箭、土弹弓、土制烟雾弹(用土布包上石灰粉)等打击日寇伪顽、汉奸。一次,几个难童还在村口一带埋伏袭击日军散兵,打死几个日本兵,截获了几匹军马。还有一次,孩子们在王虎村河边配合抗日自卫队抓获了一名伪军,后又在桑榆河畔与几个老师一起抓住一个正用小圆镜与日本飞机联系的汉奸,并用鞋子将他拍死,为师生和当地百姓解了心头之恨。

  济源灾童教养院的孩子们文化生活也很丰富,他们不仅组织起来搞抗日歌曲演唱比赛,还排演了《小卖报》《捉汉奸》等话剧及其他革命文艺节目,在乡村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

  从1938年建立到1948年迁至江南解散,济源灾童教养院颠沛辗转,历尽千难万险,在战乱中为国家收容、培育了近千名优秀人才,实属难能可贵。(本栏目内容由济源市委党史研究室提供)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