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四天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简称“农交会”)在南昌绿地国际博览中心圆满结束。借助这场国家级农业盛会,济源集中展示了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强农的亮点与成绩,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达成意向销售金额2200万元,现场销售额达12万元。
奏响农业品牌交响曲
济源展位位于豫字号品牌展厅核心位置,阳光兔业、中沃饮品的产品一亮相,便吸引了众多眼球。
阳光兔业此次参展的产品有五大类。展会开幕当天上午,阿里巴巴旗下盒马生鲜运营部、湖南高桥生鲜批发中心就和阳光兔业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我们连续七年参加农交会。”阳光兔业副总经理王金华告诉记者,农交会这样高规格的展会让生产商、经销商汇聚一堂。这对推广品牌、提高知名度有很大帮助。
中沃饮品此次也带来了五个主打产品。“口感、包装都不错。”来自北京的一位客商评价道。中沃饮品江西大区负责人李建波表示,参加农交会不仅能展示企业形象、推广企业产品,而且能了解最新的现代农业发展情况。李建波透露,已经有一些大客户表达了合作意向。
“按照农业农村部推进农交会市场化改革的要求,今年专门设置了市场化展区,由各市(区)组织重质量、讲诚信、有潜力的龙头企业和行业内领军企业参展。”济源农业农村局市场与经济信息科负责人贾永贵说,济源参展的这两家企业是精心挑选出来的,能充分体现济源近年推进农产品生产与加工业融合发展的成效。
提升地域特色影响力
济源两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也参加了本届农交会,让具有济源地域特色的农产品登上了全国展台。
“这核桃口感好吗?”“您可以尝尝,品质很高。济源是‘中国核桃之乡’,还是‘国家核桃良种基地’。”展会现场,金舜核桃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文战向客商介绍。
金舜核桃专业合作社是一家省级合作社,种植核桃700余亩。“今年合作社核桃产量140吨。我们以鲜果的形式销售了一半,剩下的加工成多味核桃、枣夹核桃和核桃干果。”李文战说,这次参加农交会,就是希望通过这一平台在南方找一些经销商,大力推广济源核桃,同时学习外省的产品开发、包装、营销方法,把济源的核桃产业做得更大。
枣庙冬凌草专业合作社带来的冬凌茶系列产品也颇受关注。因冬凌草是济源独有的地理标志产品,参观的客商对此都抱着浓厚的兴趣。“我们带来的冬凌茶是经过成熟工艺炒制过的,口感比以前提升了很多。”说起自己的产品,合作社的原斌显得特别有底气。展会期间,“济源冬凌草”还成功入选2019首批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目录。
据悉,本届农交会鼓励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农民合作社联合社独立参展。两家合作社能进入国家级展会,也是济源高度重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充分体现。
交流学习为农业赋能
农交会既是一个展示、推介的平台,更是一个发现亮点、学习经验的平台。
展会期间,济源部分龙头企业代表、贫困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代表等20余人在各个展厅认真参观,悉心交流。
赵合子来自邵原镇郝坡村。他说,展会上农产品琳琅满目,并且都出自专业合作社或龙头企业。对比郝坡,虽然有种植香菇的历史,但大家各自种植,不成规模,收入提不上去。这说明单一的小农经济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农业农村发展。他表示,要学习先进经验,回去后成立香菇专业合作社,统一栽培、统一收购、统一销售,增加集体收入和群众收入。
来自王屋镇西门村薯乐专业合作社的张换成也有收获。“展会上有五家红薯深加工企业,每家的产品我都尝了尝。相比较而言,我们村的红薯粉条品质不亚于它们,但包装、品种、营销等方面确实自叹不如”。张换成向记者展示他拍摄的图片,“粉条有杯装的,体现了人性化;有红薯饼,实现了产品多样化。安徽这家企业的红薯片,三片就卖10块钱。看来,我们村发展红薯深加工产业的思路还得再拓宽。”
济源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农交会已成为展示农业发展成果、加强龙头企业对外交流合作、推动农产品流通的桥梁和纽带。下一步,济源将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对标先进,聚力发展,推动现代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记者 史方方 )
示范区实现了胸痛救治单元全域覆盖,打通了胸痛救治“起跑一公里”和急救网络“最后一公里”,为区域内胸痛患者搭建起了一条高效、畅通的“生命绿色通道”。
2025-04-30连日来,王屋路升龙城段提升改造工程现场机器轰鸣,建设者们昼夜奋战,以“两班倒”作业模式抢抓工期。
2025-04-304月27日至29日,济源市万洋冶炼(集团)有限公司组织开展以“血脉相连传递温暖”为主题的无偿献血活动,以热血为纽带,以爱心为桥梁,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着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大爱精神。
2025-04-30截至2024年,济源市慈善总会累计发放助学善款600余万元,精准帮扶脱贫享受政策户、低保户、重残家庭等特殊群体学生3500余人次,用慈善力量筑牢教育公平底线。
2025-04-30为营造文明和谐、安全舒适、有序宜人的旅游环境,展现独特的城市魅力,我们发出如下倡议: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