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济源要闻 > 正文

【济源红色故事】河防堡垒杜八联

2019-11-21 10:22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李亚红

  20世纪40年代,在王屋山下,黄河之滨,济源南部丘陵区有个闻名遐迩的抗日革命小苏区叫杜八联。

  杜八联位于现在的济源市坡头镇一带,清朝时为杜里,由蓼坞、桥沟、泰山、大庄、杜年庄、毛岭、马住、留庄等八个村组成,民国时期实行保甲制,被改成八个保,这八个保为一个联保,故称杜八联。

  杜八联南扼黄河渡口,北依北邙山岭,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是黄河出山口处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要地。这里灌木丛生,山崖多洞,遍地青纱帐,四处可隐蔽,是个打游击战的好地方。正是依靠这些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大革命时期,这里就有我地下党活动。抗战爆发后,中共济源县委在这里建武装,抗倭寇,筹粮饷,支前方,建成了豫西北著名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在这里,方圆50里,仅万余人口中就有1200余人参加八路军,走上革命道路。这些同志在新中国成立后分布在全国各地,其中担任县团级以上职务的干部就有200余人,省军级的有10余人。

  杜八联境内有座泰山庙,位于庙沟村东头的一座小山头上。这里两山环抱,面临黄河,风景秀丽。当时,庙中所设的县立十六完小,是济源县委开展抗日活动的指挥部。校内还建有抗日文工团。文工团排演的《放下你的鞭子》《东三省的姑娘》等活报剧曾风靡半个济源县,是当时的红色舆论宣传中心。

  在济源的革命斗争故事中,尤其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杜八联的故事就占了百分之七十以上。

  杜八联这块能与《新儿女英雄传》中的白洋淀媲美,能和《铁道游击队》中的微山湖相称的根据地,曾被誉为抗日革命“小苏区”、解放战争中的“河防堡垒”。他们首创的“联防战”被列为我国民兵地雷战、地道战等四大传统战法之一。至今,在北京的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仍珍存陈列着来自杜八联的渡河葫芦、民兵土枪等革命文物。(本栏目内容由济源市委党史研究室提供)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