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带给中国人民的是世代难忘的血海深仇。日本鬼子在我们济源也同样欠下了累累血债。
邵原大麻院惨案
1938年农历六月,日军铃木师团大举西犯,当地百姓为躲避日寇,外逃数日,所带干粮均已吃完,许多人乘夜摸黑回家背粮。邵原东街铁匠胡来成回村后,见日军将几十支步枪架在一起无人看管,便与白坡崖村民王佐一起,联络40多个年轻人悄悄将枪和4袋大米背走。第二天夜里,胡来成又召集60多人摸回,见西街几辆马车无人看守,推起两辆马车便走,不幸被埋伏在四周的日军抓获。同时,日军还抓了许多他们认为可疑的人,一起关在桥西杨金东的院内。次日下午,日军将抓获的36名群众带到房东边的大麻院,用刺刀一一戳死,填到大麻院的一枯井中。胡来成身中数刀,最后一个被填下井,后苏醒过来,见日军撤走,忍痛爬出井口,成为36人中唯一幸存者。
王虎寨惨案
1941年6月30日上午,日军驻西留养据点一大佐带两个随从到王虎寨骚扰,遇到一少女段某。日军大佐兽性大发,支开随从,欲对段某施行强暴。段姓少女不甘受辱,被迫愤而投井。寨上村民目睹此景,怒不可遏,手拿扁担、桑杈一拥而上,青年冯维林手执八音枪击毙日本鬼子。当天下午,日军出动马队扫荡报复,在王虎寨南将村民冯维升枪杀。7月1日,日军又将抓来的王虎寨、王虎村、西留养村、石板沟村、南社村等周围村庄28名无辜群众填入王虎寨南水井中,并砸下两只青石磙,丢下两枚手榴弹。7月2日,日军又将村民冯俊道枪杀。7月3日,日军倾巢出动,从周边村庄抓来群众数百人,集中在王虎寨东沟,四周架起机枪,扬言若不交出日酋尸体和凶手,就要将抓来的群众全部击毙。危急关头,王虎寨村民胡保成挺身而出,指出埋尸地点。日军先对胡保成施以酷刑,又将其绑在树上活活烧死。日军临撤退时,又放火烧寨、烧房,熊熊大火一直烧了三天三夜。冯希章等3位老人出逃不及葬身火海。此次惨案,日军逼死少女1人,枪杀2人,填井28人,烧死4人,杀害群众35人,烧毁房屋320余间。
石板河惨案
1942年1月13日凌晨,日伪邓玉儒部三四百人偷袭下冶乡石板河抗日自卫队驻地,杀死哨兵王文明后,将杨材明、赵国连、黄鹏、黄存书、黄本源、黄东明、武虎山、赵体温、黄小贵、武长所、姚三虎、李材笃、李得娃、李黑蛋、黄本茂、杨材升等17名抗日自卫队员堵在窑洞中活活烧死。
竹峪村惨案
1944年4月16日,驻大横岭、大寨等据点的日军倾巢出动,夜袭大峪镇竹峪村。日军在村口饭店内杀死店主崔桂芬及其3个儿子还有住店客商等26人,次日又杀死村民20人,一天一夜共杀害群众46人,所有民房烧毁殆尽。
日机轰炸邵原惨案
1939年6月,国民党军队卫立煌部数万人西进途经邵原。最后经过那天,两架日军侦察飞机从东飞来,在邵原上空盘旋两圈后,又引来十几架日军轰炸机,投下30多枚重型炸弹,炸死中国军人6人、群众36人、牲口23头,炸塌房屋67间。开饭店的杨小丙一家4口人全被炸死。
沿黄无人区惨案
为了扑灭抗日烽火,控制交通干线,侵济日军在济邵公路沿线和杜八联沿黄一带大肆焚烧民房,强行拆迁,制造无人区。据当时的中央社洛阳1938年6月29日电:日军将济源至邵原公路沿线20里内居民房屋粮食付之一炬,烧毁房屋2万余间,粮食8万石,火光连天,数日未熄。牛羊牲畜,亦被宰杀数万头。敌退走后,民众无衣无食,露宿野外,其状惨不忍睹。日军临退时,将封门口、王屋、邵原等处民众数千人投入井内,仅邵原一带,由井中掘出的死尸就达500具。日军又令汉奸沿井投毒,故虎岭、王屋、邵原等百余村井水尽变黄色。民众既无衣食,更无滴水可饮,致十室九空,情况之惨,亘古未有。
另据原水利部副部长史向生回忆:杜八联地区沦陷后,日军的中队设在大坡头,在河边的制高点建了六七个岗(炮)楼,并下令沿黄河北岸的蓼坞、庙沟、槐树庄、连地、马住等村庄的老百姓限期向后撤3-5里,将这里变成东西长20里,南北宽3-5里的“无人区”。不到两个月时间,槐树庄五六百间房子全部被拆光。留庄、庙沟的房子也基本被拆光。杜八联抗日根据地指挥中心——泰山庙也被日军拆毁。蓼坞村房子被拆三分之一。杨大庄、老王庄、祖师庙、马住、毛岭、连地等村的房子和窑洞也被日军烧掉不少。村村变废墟,荒芜一大片。
(本栏目内容由济源市委党史研究室提供)
示范区实现了胸痛救治单元全域覆盖,打通了胸痛救治“起跑一公里”和急救网络“最后一公里”,为区域内胸痛患者搭建起了一条高效、畅通的“生命绿色通道”。
2025-04-30连日来,王屋路升龙城段提升改造工程现场机器轰鸣,建设者们昼夜奋战,以“两班倒”作业模式抢抓工期。
2025-04-304月27日至29日,济源市万洋冶炼(集团)有限公司组织开展以“血脉相连传递温暖”为主题的无偿献血活动,以热血为纽带,以爱心为桥梁,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着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大爱精神。
2025-04-30截至2024年,济源市慈善总会累计发放助学善款600余万元,精准帮扶脱贫享受政策户、低保户、重残家庭等特殊群体学生3500余人次,用慈善力量筑牢教育公平底线。
2025-04-30为营造文明和谐、安全舒适、有序宜人的旅游环境,展现独特的城市魅力,我们发出如下倡议: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