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万阳湖畔风光旖旎,游客欢畅。最佳拍摄点方便游客花间留影,最好的停车位留给游客,免费开放的WiFi覆盖角角落落……“这个公园最打动人心的,是时时处处为民着想。”来自北京伟光汇通的吴琼感慨,中国北方一个乡镇公园能有如此理念,实在出人意料。
万阳湖前身,是济源建于1956年的三河水库。20世纪八九十年代,水库上游的塌七河雨季淹庄稼、旱季水断流,岸边的养殖户随意往河里排污水,还有人偷偷往河里倒垃圾,河流成了“纳污河”,水库也成了群众心中的痛。
10年前,随着济源“三湖”区域规划,三河水库更名为万阳湖。“让万阳湖清起来、美起来!”老百姓的呼声越来越高。
万阳湖所在的思礼镇是济源工业强镇、财政收入大镇。“每年近2亿元的财政收入,刨下刚性支出,用于项目发展的只有5000万元。”思礼镇党委书记陈瑞忠说,投资万阳湖这个民生工程,意味着其他项目的投资得压缩。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发展抉择面前,思礼镇决定勒紧裤腰带,从每年的可支配收入中“挤”资金,把万阳湖打造成为群众心中的“幸福湖”。
从2017年启动万阳湖区域综合开发到现在,思礼镇累计“挤”出6000万元,用于万阳湖区域清淤、绿化、亮化、设施提升等工程。改造后的万阳湖,以高颜值、人性化、智能化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
“原来的设计突出成片花海的规模效应,后来考虑便于群众亲近自然,改为在花间布置观赏通道;原来路灯只有照明功能,后来为满足群众需求,增加了音乐、WiFi等功能……”万阳湖公园项目建设负责人吕珊红说。
如今的万阳湖公园,花海、绿道、湿地、亭台交相辉映,绘就一幅多维立体的生态画卷。“以前老百姓健身,就是在广场上转转。现在早晚都喜欢漫步万阳湖公园!”涧南庄村民王培娟说。
天气晴好的周末,万阳湖畔车流如潮,人山人海。“高峰期游客一天达2万人。”思礼镇干部郭菲介绍,万阳湖边的停车场有个规矩:工作人员的车辆往里边停,把最方便的位置留给游客和群众。
万阳湖蝶变,引发了“磁场效应”。
在湖边开了十几年饭店的王磊,游客高峰时将中午营业时间延长到下午3点;平时四处赶集做生意的吕慧兰,现在周末在万阳湖边出摊,挣的钱也比以前多;万阳湖边的房子,过去一平方米1000多元没人买,现在近3000元还买不到;在济源考察结束的吴琼已返程,她说要加紧做项目设计,争取尽早让项目在万阳湖畔落地生根。(记者 苗慧玲)
(原标题:群众需求放第一 环境也成生产力 这个公园的亮点是“为民”)
示范区实现了胸痛救治单元全域覆盖,打通了胸痛救治“起跑一公里”和急救网络“最后一公里”,为区域内胸痛患者搭建起了一条高效、畅通的“生命绿色通道”。
2025-04-30连日来,王屋路升龙城段提升改造工程现场机器轰鸣,建设者们昼夜奋战,以“两班倒”作业模式抢抓工期。
2025-04-304月27日至29日,济源市万洋冶炼(集团)有限公司组织开展以“血脉相连传递温暖”为主题的无偿献血活动,以热血为纽带,以爱心为桥梁,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着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大爱精神。
2025-04-30截至2024年,济源市慈善总会累计发放助学善款600余万元,精准帮扶脱贫享受政策户、低保户、重残家庭等特殊群体学生3500余人次,用慈善力量筑牢教育公平底线。
2025-04-30为营造文明和谐、安全舒适、有序宜人的旅游环境,展现独特的城市魅力,我们发出如下倡议: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