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六月初六是坡头大街古庙会的日子。1941年的六月初六这天,经常化装成卖馍小商贩侦察敌情的薛平华像往常一样前往坡头赶集。一到集上,他便感到今天古庙会气氛有点儿异常。虽然会场仍是人来人往,拥挤热闹,但人们都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街上还出现不少伪保安团巡逻的团丁,推搡殴打百姓,会场不时地传来“老总,饶了我们吧!”的哭喊声。薛平华心想:看来今天情况不妙,要出事了。
这天薛平华的生意特别不好,直到下午馍还没有卖出一半。眼看太阳快落山了,商贩们开始准备收摊。这时,在济涧日军炮楼里做饭的王师傅匆匆赶到薛平华摊前。王师傅家住黄河南岸王良村,是被鬼子抓到炮楼里做饭的。他对惨无人性的日本鬼子恨得咬牙切齿,曾多次欲逃走都被鬼子打得遍体鳞伤。平时趁到坡头大街买菜之机,常去薛平华那里买馍。薛平华有意对他进行宣传动员,讲革命道理,他也不断给薛平华传送些情报。这回薛平华凑近身子悄悄问他:“王师傅,这么晚了,买恁多馍干啥?”王师傅凑近薛平华的耳朵,低声说:“明天中午,县城的日军要来给济涧炮楼送一批粮食,我买馍就是为明天来这里的日军准备的。你们留庄民兵得想法把这批粮食截走,别让这帮龟孙吃饱了打咱老百姓。”说完,王师傅急忙离去。
获此情报,薛平华急忙赶回向上级汇报,并在村南老坟的柏树林里召开小队长以上紧急会议,秘密制订了截粮车方案。
六月初七早,天刚蒙蒙亮,薛平华率领一批抗日自卫队队员来到坡头北寨门外二里多的马牙山口。他让李传忠带一小队人隐蔽在通往坡头北寨门的路口,以防增援之敌。他带另一队30多人埋伏在马牙山口公路两旁。
马牙山是一个奇特的地方。传说西汉末年,刘秀为逃避篡汉的王莽追杀,率兵离开都城洛阳,北渡黄河,一路西逃。当刘秀一行来到马牙山口时,见这里山高坡陡难以通行,且时值正午,烈日炎炎,一路疲于奔命,心急如火,口干舌燥,没有水喝。刘秀对天长叹:“难道天灭我也!”谁知这时刘秀的坐骑突然腾空长啸,用神蹄猛掘此山。顷刻,眼前出现马蹄状山泉,泉水汩汩流出,三军得救。马牙山由此而得名。
待队员们在马牙山口埋伏好后,薛平华又派两名队员前去敌人来路必经的白道河村侦察敌情。
六月天,正午时分,热得人喘不过气来。队员们有些急躁,有的问:“日本鬼子会不会来呀,别是让咱们在这里干晒干等吧?”正说话间,前去侦察的队员匆匆赶回来说:“小鬼子的粮车来了。”
“大概有多少辆车,多少个鬼子?”薛平华问。
“没有看清楚,大概有十来辆车,二十多个人吧!”
“好!大家准备好武器,没有命令不准开枪,等鬼子全部进了包围圈后,听我命令大家一齐开火、猛打。等敌人逃散时,咱们赶快弄走粮车,要赶在敌军援兵出动之前,尽快结束战斗,不能恋战,明白吗?”薛平华对大家作出安排。
“明白!”
不大一会儿,便听到粮车下坡时吱呀吱呀的刹车声,渐渐由远而近。
“鬼子来了!”随着一声招呼,队员们立即回到各自战斗岗位。很快,鬼子的粮车出现在眼前。“一辆、两辆、三辆……”薛平华心里默默地数着,好家伙,总共12辆车呢,每个车上两个鬼子,总共24个鬼子。
鬼子的粮车全部进入了包围圈,车上的鬼子却丝毫没有察觉,有的还在车上哼哼唧唧唱着歌。这时,薛平华一声令下:“打!”
队员们一起朝鬼子开火,鬼子哪会想到在这里遇上伏击,顿时乱作一团,丢下粮车仓皇逃命。薛平华和队员们飞也似的冲到公路上,12辆粮车全部截获。敌人听到枪声,刚出北寨门准备增援,就被事先埋伏在北寨门外的李传忠小队打了回去,关上寨门。
这场漂亮的伏击战,只打了不到半个小时,便顺利告捷。留庄抗日自卫队队员推着截到的12辆粮车,兴冲冲地向村里赶去,路上几个队员还敲着车帮,唱起了自编的小调:
没有枪,没有粮,自有鬼子给送上。
本来就是爷的货,物归原主理应当。
示范区实现了胸痛救治单元全域覆盖,打通了胸痛救治“起跑一公里”和急救网络“最后一公里”,为区域内胸痛患者搭建起了一条高效、畅通的“生命绿色通道”。
2025-04-30连日来,王屋路升龙城段提升改造工程现场机器轰鸣,建设者们昼夜奋战,以“两班倒”作业模式抢抓工期。
2025-04-304月27日至29日,济源市万洋冶炼(集团)有限公司组织开展以“血脉相连传递温暖”为主题的无偿献血活动,以热血为纽带,以爱心为桥梁,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着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大爱精神。
2025-04-30截至2024年,济源市慈善总会累计发放助学善款600余万元,精准帮扶脱贫享受政策户、低保户、重残家庭等特殊群体学生3500余人次,用慈善力量筑牢教育公平底线。
2025-04-30为营造文明和谐、安全舒适、有序宜人的旅游环境,展现独特的城市魅力,我们发出如下倡议: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