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济源要闻 > 正文

【济源红色故事】纵横太行“唐支队”

2019-11-12 09:52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薛芳芳

  1938年3月,按照党中央的指示精神,朱瑞代表中共中央北方局,在阳城县横河镇召开联席会议。会议宣布撤销晋冀鲁豫省工委,建立以聂真为书记的中共晋豫特委,组建八路军晋豫边游击队,由唐天际担任司令员、李敏之兼任副司令员、方升普担任参谋长(后为副司令员)、敖纪民(高锦明)担任政治部主任(后改为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八路军晋豫边游击队组建时,中共晋豫特委专门从阳城县抽调一部分人(枪)作为基础。

  1938年4月初,聂真、唐天际率领中共晋豫特委和八路军晋豫边游击队司令部进驻豫北济源邵原地区开展工作。游击队派员收编了国民党二十九军杨凤堂率领的溃兵200余名和十五军的散兵一个班,将其编为八路军晋豫边游击队独立第一支队,由杨凤堂担任支队长。1938年4月下旬,根据中共晋豫特委指示,济源县委书记杨伯笙率领杜八联抗日自卫团、金六联抗日自卫团200余人上山参军,被改编为独立第二支队,由杨伯笙担任支队长、张敢陈担任参谋长。

  1938年4月28日,游击队在济源邵原的黄楝树村召开誓师大会。这一天,八路军豫晋边游击队正式成立。

  之后,通过深入动员,成建制编入八路军豫晋边游击队的有沁阳冯精华、任小风带来的200多人(枪),李景良带领的阳城游击第一支队200人,杨志坚从闻喜游击队带来的一个大队,嘉康杰和金长庚在夏县发展的一个大队及荣河县的部分武装,侯马党组织派来的同蒲铁路工人自卫队,晋城县委组建的“南公八路”大部(余部调总部特务团),到豫北及渑池等地活动时吸收的大批青年学生。1938年8月,八路军晋豫边游击队第一次整编为4个大队:警备大队,队长冯精华、教导员张清杰;一大队,队长汪松渔、教导员杨希孔;二大队,队长李景良、教导员袁训家;三大队,队长邹顺清、教导员任小风。

  1938年10月19日,八路军总部和晋冀豫省委在潞城故县镇联合召开会议。会议决定,凡特委级管的游击队都称支队。据此,八路军晋豫边游击队正式更名为八路军晋豫边游击支队,简称“唐支队”。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唐支队”已发展到7个大队,总兵力3000余人。除了警备大队、一大队、二大队随同司令部行动,其余4个大队在曲沃、翼城、闻喜、夏县、垣曲一带活动。“唐支队”先后单独或配合友军,参加了西阳河之战、晋南会战、町店战役和粉碎日伪“六路围攻”等,受到朱德总司令的通令嘉奖。在“唐支队”的带动下,晋豫边所属各县不同形式的抗日武装蓬勃发展。在沁阳、济源一带活动的沁河游击队,晋城的“南公八路”,阳城、沁水、垣曲等地的抗日游击队,经常配合主力或单独袭击敌人据点,打击敌人“扫荡”部队,破坏敌人交通线,夺取敌人军用物资,打击为虎作伥的汉奸、恶霸和土匪,为晋豫边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唐支队”成立之初,除了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调拨2000套棉衣、3000元现金和国民党军将领卫立煌、赵寿山一次性支援部分军用物资,部队的后勤保障和物资供应还是靠自己解决的。部队后勤机关自力更生,进行筹粮筹款,解决衣食和经费问题;招收和训练卫生医务人员,建立医院,医治伤病员;建立纺织厂、缝纫厂、被服厂,生产土布、军衣、军鞋、子弹带、手榴弹袋、毛巾等;建立修械所,修理破旧枪支;在阳城、沁水、晋城等地建立部队小后方基地,储存粮食、食盐、军火及其他军用物资;在阳城、晋城、端氏等地建立军人商店、饭店、浴池等;印制代金券(作为津贴费发给指战员),在部队自己办的服务点上使用。除此之外,“唐支队”还根据晋豫特委的统一部署,先后派出民运工作队,举办抗日游击干部训练班、开办随营干部学校,发动群众,实行减租、减息,废除苛捐杂税;组织群众、武装群众,成立工、农、青、妇等团体和抗日武装;改造基层政权,实行民主选举;发动群众参军、参战、支前;抽出兵力确保南下北上兵站线的畅通,多次护送朱德、彭德怀、邓小平等党政要员,丁玲、李伯钊、魏巍、林火等知名人士与印度医生柯棣华、德国医生米勒等国际友人南下北上。

  1939年“十二月事变”后,为维护抗日统一战线大局,根据朱德总司令与卫立煌的谈判协议,“唐支队”主动撤出晋豫边。1940年2月,“唐支队”与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六八八团合编为新编第一旅,先属八路军第二纵队,后属八路军一二九师。

  活跃在豫晋边区的“唐支队”在革命战争中诞生、发展并壮大,先后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转战祖国的大江南北和朝鲜战场,历经大小战斗349次,歼敌39000余名,在史册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内容由济源市委党史研究室提供)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