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网讯(记者 付卫东)11月8日下午,临下班时分,轵城镇禁烧办主任聂艳峰信手打开蓝天卫士手机APP,浏览一下全镇当日秸秆禁烧情况,轻松地走出办公室。此时镇政府大院“静悄悄”,空气中透着几分清新。
时光回到10年前,聂艳峰可没有这么轻松。每到禁烧季,全镇机关干部如临大敌,白天下班后还要忙着往田里赶,就是为严防农民焚烧秸秆,有时要蹲守到深夜。“那时甭说坐办公室,歇一会儿的工夫都没有!”聂艳峰深有感触地说。即便这样,一些镇还是受到了通报处罚。
聂艳峰所在的轵城镇是济源耕地面积最大的镇,丘陵沟岔较多,着火点不易被发现,且与城区相邻,成为秸秆禁烧防范重地。镇政府也没少想办法,但收效并不明显。
转机出现在2016年。济源总结以往经验教训,从源头抓起,堵疏结合,安装了301个摄像头,利用“互联网+”技术,对525个村(居)实施全天候监控。一有火情,省、区、镇、村四级联动,责任到人。
在济源禁烧办蓝天卫士监控室,大屏幕上显示300多个监控点的实时录像。济源禁烧办工作人员李新旗轻点鼠标,所有监控点尽收眼底。如果监控点出现警报,相关人员10分钟内就会到达现场。
实施网格化管理后,济源秸秆禁烧工作发生着悄然变化。“今年我们村没有发现一起火情,从麦收到秋收,田间地头感觉‘静悄悄’的。”轵城镇桥凹村党支部书记高云和说。
与此同时,济源秸秆还田率逐年增加,今年更是达到90%,其中小麦秸秆还田率在96%以上。9月下旬,3万亩青贮玉米被抢购一空。轵城镇柏平村村民李信伟承包了12亩土地,小麦秸秆粉碎后还给土地,粉碎后的玉米秸秆被送到奶牛场,玉米芯粉碎后还可以出售。“秸秆变得值钱了,谁还舍得去烧?”李信伟道出了许多农民的心里话。
对于克井镇禁烧办主任段素清来说,今年禁烧季并没感觉多大压力。“不是我们不重视,而是科技力量得到充分发挥,机制和管理真正起了作用。”段素清说。
禁烧的烦恼没有了,镇政府职能从预防为主变为督导为主。像段素清一样,济源镇村干部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抓创新抓发展中。
禁烧令今年依旧在发布,与以往不同的是,看得见蓝天、留得住绿水青山成为济源秸秆禁烧工作的终极目标。禁烧季也延伸到了全年。
济源禁烧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3年来,济源没有发生一起因秸秆燃烧引发的重大火灾。济源秸秆禁烧工作实现了由全民皆兵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转变!5月至8月,济源连续4个月PM2.5浓度达到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示范区实现了胸痛救治单元全域覆盖,打通了胸痛救治“起跑一公里”和急救网络“最后一公里”,为区域内胸痛患者搭建起了一条高效、畅通的“生命绿色通道”。
2025-04-30连日来,王屋路升龙城段提升改造工程现场机器轰鸣,建设者们昼夜奋战,以“两班倒”作业模式抢抓工期。
2025-04-304月27日至29日,济源市万洋冶炼(集团)有限公司组织开展以“血脉相连传递温暖”为主题的无偿献血活动,以热血为纽带,以爱心为桥梁,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着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大爱精神。
2025-04-30截至2024年,济源市慈善总会累计发放助学善款600余万元,精准帮扶脱贫享受政策户、低保户、重残家庭等特殊群体学生3500余人次,用慈善力量筑牢教育公平底线。
2025-04-30为营造文明和谐、安全舒适、有序宜人的旅游环境,展现独特的城市魅力,我们发出如下倡议: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