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济源要闻 > 正文

【济源红色故事】北寨窑洞“小抗大”

2019-11-09 11:04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李亚红

  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以下简称“延安抗大”)在中国的革命史上具有极高的战略地位。它为中国的抗战乃至整个革命事业培育了成千上万名精英人才,可谓名满中华。然而,你知道吗,在同一时期,我们济源也有座名噪晋豫的“小抗大”,它就是“北寨干训班”。

  1938年4月,中共晋豫特委、八路军晋豫边抗日游击队司令部机关从阳城南下,移至邵原地区,拉开了经略王屋山战略枢纽、建立晋豫边抗日根据地的序幕。蓬勃发展的形势,急需大批军政干部骨干。为此,中共晋豫特委决定在邵原北寨举办“八路军北寨抗日游击干部训练班”(以下简称“北寨干训班”)。晋豫边各市县的地方党组织也通过各种社会关系,号召、发动各地青年踊跃报名。特委还专门在济、沁等地秘密设立联络站,为踊跃参加“北寨干训班”的爱国青年提供方便和支持。一时间,“上山找八路”“参加干训班”成为晋豫边的热门话题,涌现出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

  伯王庄(今天坛街道办事处)的孙渊明一家五人,长途跋涉来到邵原北寨参加干训班。为表示决心,孙渊明给大家都改了名字。他为大妹改名为孙军,二妹改名叫孙坚,意思就是要参加八路军,坚决抗日到底;小妹改名叫孙毅,意思是在革命征途中遇到困难要有毅力,决不半途而废;孙渊明自己则改名叫关飞,意思是要像三国的关羽、张飞辅助刘备那样,矢志为共产主义奋斗一生、决无二志。

  邵原村的翟良超兄弟俩争着参加抗战,是参训学员积极投身革命的缩影。他姊妹多,家境十分贫寒。他六七岁时就背起箩筐翻山越岭走村串街,拾粪、砍柴、挖野菜,整天衣不蔽体,忍饥挨饿,有次还掉到山崖下的雪窟中,差点冻死。卢沟桥事变发生后,他心中的阶级仇民族恨更加浓烈,就商量着要和弟弟良图一起去参加八路军。“北寨干训班”办起后,弟弟良图主动承担家务活,让哥哥良超先去参加干训班。良超干训班结业后,被组织选送到延安抗大深造。不久,良图也告别父母、妻子和才三四岁的女儿,奔赴抗日前线。

  家住虎凹村的李志毅兄弟四人,父亲是当时邵原一带开明人士李家贵。李志毅虽家境尚好,但目睹外寇入侵民不聊生,义愤难平,决心投身革命队伍。他参加“北寨干训班”,并且学业优秀。结业后,他被选送到延安抗大深造。其四弟李志正听说哥哥要去延安,便闹着也要去。结果,哥哥李志毅奔赴延安抗大不久,李志正也参加了八路军唐天际部,奔赴抗日战场。

  邵原西街的王乐天、回族青年王志强(曾任九届中央候补委员、宁夏回族自治区主要负责人)及其弟王志圣等都是一家几口一起参加“北寨干训班”。

  北寨“小抗大”先后在关帝庙和土窑洞中上课。特委书记聂真、司令员唐天际、组织部长薛迅等领导多次为学员授课。学员们在这里学马列理论、学时事政治、学军事战略战术、学革命曲艺等。在这里,学员们还有机会跟医学专家学习战场救护和医药知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干训班还有一位日本进步人士,即政治部敌工科科长程子清。她的主要任务是教学员们学习瓦解日军的应用口号,如“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八路军优待俘虏”“缴枪不杀”等日语口号。

  “北寨干训班”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学员们在紧张的学习训练之余还演唱革命歌曲,排演爱国话剧,如《我的家在松花江上》《秋天的穷人》《打回老家去》等。他们用这些活泼生动的形式去宣传抗日、鼓舞民众。

  “北寨干训班”结业后,除王乐天、翟良超、王志强等10多位学员被选送到延安抗大继续深造外,其余全部成为八路军晋豫支队或地方抗日政权的骨干,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乃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作出了极其重要的历史贡献。

  (内容由济源市委党史研究室提供)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