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0月,随着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不得不展开战略突围,红一方面军退出了中央革命根据地,踏上了万里长征的征途。此时,姚一廷任先遣工作团粮秣科长。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按照中革军委关于总司令部及其直属部队长征行动的命令,部队进行了动员和准备。苏区的小兵工厂加紧修理步枪、机枪,生产子弹、炮弹、手榴弹。苏区被服厂则日夜不停地生产被服。姚一廷作为粮秣科长,主要的任务就是利用苏区发行的货币,大量采买粮食。就这样,他和广大的红军战士一起,含泪告别了苏区。
长征途中,最苦难的阶段就是横跨茫茫草地。草地,是直到当时为止中国历史学家和地理学家尚未发现过的地方,是探险家还没有到过的地方,是旧中国地图上尚未注明的地方,是一个人们非常陌生、异常奇特、极其危险的地方,历史上任何一支军队都没有进过的地方。恰在这时,姚一廷又被调到总供给部总务科任科长。横跨草地,要从毛儿盖方向进入,向东北方向走出,绵延四五百里,至少也需走五至七天的时间。然而当时,解决几天时间的粮食也很困难。原因之一,就是从苏区带来的货币在这里难以流通,只好改用金条、现洋与群众交换粮食、兽皮等。供给部长宋裕和也为筹粮的事犯愁。就在这时,姚一廷找到宋部长说:“我有200块大洋,交给你吧。”
“哪来的?”宋部长惊奇地问。
“抢来的。”姚一廷不好意思地说,“那年我从孙传芳的部队逃出来,一时没找到红军,就在闽西抢了一家财主和一家商行。参加红军后,红军不搜俘虏腰包,何况我又不是俘虏,这钱就一直由我保存着。现在,我把它全部交出来,献给党,献给红军。”
宋裕和顿时喜出望外,高兴地拍打着姚一廷的肩膀说:“你这个‘土匪’,抢得好!你为党和红军立了大功啦!”后来,红军长征到达延安,宋裕和对姚一廷说:“现在苏区发行货币,把你那200块钱还给你吧。”姚一廷说:“还提那事干啥?多少红军将士都饿死、冻死在草地上,为革命献出了生命,再说那钱本来就不是我的,你当时也没给我打个收条,现在去哪报销啊!”俩人哈哈一笑,向延河边走去。
在延安期间,姚一廷长期担任中央机关分管总务后勤等方面工作的负责人,对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首长的生活起居尽心尽责予以照料,多次受到中央首长好评。
新中国成立后,姚一廷任中国煤业建筑器材总公司西北区公司经理,到北京开会时见到了毛泽东主席。毛主席亲自从主席台上走下来,与姚一廷这位曾任延安联防司令部招待处处长,在生活上给过中央首长许多精心照料的老同志打招呼,并亲切地问道:“‘老姚’,你现在在哪里?”其实姚一廷比毛主席还小一岁呢。
1968年12月,姚一廷这个曾经为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事业奋斗终身并获得过两枚功勋章的人民的好儿子,因病去世。他的骨灰被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许多中央领导出席了姚一廷同志的追悼会。
(内容由济源市委党史研究室提供)
示范区实现了胸痛救治单元全域覆盖,打通了胸痛救治“起跑一公里”和急救网络“最后一公里”,为区域内胸痛患者搭建起了一条高效、畅通的“生命绿色通道”。
2025-04-30连日来,王屋路升龙城段提升改造工程现场机器轰鸣,建设者们昼夜奋战,以“两班倒”作业模式抢抓工期。
2025-04-304月27日至29日,济源市万洋冶炼(集团)有限公司组织开展以“血脉相连传递温暖”为主题的无偿献血活动,以热血为纽带,以爱心为桥梁,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着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大爱精神。
2025-04-30截至2024年,济源市慈善总会累计发放助学善款600余万元,精准帮扶脱贫享受政策户、低保户、重残家庭等特殊群体学生3500余人次,用慈善力量筑牢教育公平底线。
2025-04-30为营造文明和谐、安全舒适、有序宜人的旅游环境,展现独特的城市魅力,我们发出如下倡议: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