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济源要闻 > 正文

济源:城市巨变惠民生

2019-10-21 11:01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薛芳芳

  济源之变,变在格局,高质量发展让济源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济源之变,变在品质,大气、秀气、灵气,彰显人与自然交融共生。

  济源之变,变在活力,创业、生活两相宜,人们收获感、幸福感“爆棚”。

  70年,济源在历史变迁中“脱胎换骨”,在时间打磨下“化蛹成蝶”。

  济源,从河南的偏远城市,一跃成为今日中原经济带上的璀璨明珠。这在70年前,即使经历过战乱的济源人民“脑洞大开”,也绝对想象不到。

  当时,济源只有21.6万人,且大部分居住在乡村;城内大小街巷只有13条,城市建成区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街道平时无人打扫,城壕长年垃圾淤积;没有照明路灯,临街商店夜里只能以油灯或蜡烛照明;城区绿化工作停滞不前,即使栽树,也很少成活。

  新中国成立后,一代代愚公儿女接续奋斗,汇聚起济源这座城市的光荣与梦想。

  从城市建成区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到扩大至55.07平方公里再到奋力向80平方公里迈进,从编制济源第一张城市建设蓝图到把全市1931平方公里纳入市域一体化进行统一规划建设,从四级城镇体系初步形成到全面加快城市建设提质增效……济源奏响了嘹亮的城市建设之歌,城市发展框架基本形成,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实现了城市建设的一次又一次飞跃,常住人口增至73.27万人,城镇化率从1988年的13.42%提升至2018年的62.36%。

  从城区只有13条街巷到形成“二环十一纵十二横”的城市路网格局,从平房到楼房再到商品房,从城区只有30多口水井到环城路内城市供水覆盖率达100%,从只能烧柴火、煤球做饭到14万余户居民用上天然气,从杂草丛生、污水横流到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济源坚持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全面提高城市的吸纳力、凝聚力和辐射力,使得城市越来越宜居。

  从城区绿化覆盖率仅有5%到绿化覆盖率达41.93%、绿地率达37.7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84平方米,从没有任何照明路灯到城市照明逐步由简单的照明功能向亮化、美化城市的多功能转变,从文化产品相对匮乏到精品力作层出不穷……济源城市内涵不断丰富,有效地树立了城市形象。

  70年弦歌逐梦,70年旧貌新颜。通过不断提升城市“颜值”和管理水平,济源环境更加优美、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幸福,并相继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等一系列国家级荣誉称号。

  展望未来,济源豪情满怀再出发,按照城市建设总体思路,着眼在全省树立标杆、在全国塑造典范,掀起新一轮城市建设高潮,全面推进城市建设提质,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这一目标要求的引领下,济源未来可期——让本地人自豪、让外地人羡慕。(记者 任浩浩 制图 张志鹏)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