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基层一线 > 镇办新闻 > 下冶 > 正文

下冶楼沟:小山村的美丽蝶变

2019-10-18 16:23:30文章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何岛

  干净整洁的水泥路直通农户家门前,精美别致的小游园点缀村落一角,村道两侧的绿化带花木葱茏……10月15日,记者走进下冶镇楼沟村,犹如置身美丽的图画之中。短短一年时间,楼沟村经历了由“弱”变“强”、由“脏乱差”到“清新美”的嬗变。

  抓班子 摘掉“软弱涣散”帽子

  楼沟村地处深山区,地域面积5平方公里,辖10个居民组,有227户861人,856亩耕地。长期以来,由于党组织服务意识差、服务能力弱、村里工作没有起色,尤其是人居环境比较差,群众对此反映强烈。

  “这样下去可不行!”当地党委、政府意识到,要想改变该村“软弱涣散”的面貌,必须狠抓支村“两委”班子建设。2018年4月,新一届班子当选后,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章党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并深入走访、调查,听取群众心声,了解群众意愿,营造了人人支持村里建设、人人参与美化家园的良好氛围。

  “你现在多少分了?”“你今天的题答完没?”……党员之间见面第一句话,就是问学习强国学习进度。

  “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学习强国App,晚上睡觉前最后一件事,还是学习学习强国内容。有文章、有视频还有音频,真是想学啥都有。”村妇联主席张小换说。

  学历史、学典型、学先进找差距……党员们的思想觉悟得到了提升。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中,支村“两委”和监委班子成员共垫资7万余元,使村容村貌大为改观。

  “通过一系列举措,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有了质的提升,支村“两委”干部齐心干实事,有效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村党支部书记陈素芳说。

  强基础 描绘村美人和新图

  “轰隆隆……”随着机械长臂挥舞,一间间危旧房、废弃猪舍被夷为平地。此举也拉开了该村美丽乡村建设的序幕。

  漫步在村里的大街小巷,清扫垃圾的身影、养护花草的身影,不时映入眼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新农村 倡导新生活”“争做文明邻居 共建和谐楼沟”……富有生态特色和地域元素的标语、墙绘随处可见。

  而这只是村里绿化、美化工作的一部分。村道拓宽了,小广场修建了,空闲地绿化了……新的支村“两委”班子上任后,大力推进民生工程建设,从修路、改善人居环境等实事做起,让村民看到了希望,形成了“党员干部带头干,群众跟着一起干”的良好风气。

  这一桩桩、一件件让农民点赞的实事,补的是农村发展的“短板”,点燃的是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新希望,也彰显了村干部心系群众、为民造福的情怀。

  村里环境改善,让村民的幸福感大大提升;一项项民生工程落地,更让村民喜不自禁。“你看现在村里环境多好,街道干净整洁,住着也舒服了,整个人都精神了很多!”正在街上散步的村民李敏说话的语气里满是自豪。

  调结构 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既要环境美又要百姓富,村里的发展始终牵动着村干部的心,发展村集体经济,培育致富能手,引领农民致富始终是第一要务。该村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种植粮食作物和进城务工,产业单一、收入不高。

  如何为群众找到致富路子,是支村“两委”班子考虑最多的问题。他们多次召开会议,广泛征求党员和村民代表的意见和建议,经反复斟酌、比较,最后选定投资较小、易管理的黄花菜作为致富产业。“村里有条小河,我们计划在两岸种植一些黄花菜,打造一个能赏花、钓鱼、游玩的新景观。”谈及今后工作思路,陈素芳信心满满。

  人居环境改善,是对人民群众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从“盼温饱”到“盼环保”诉求的最直接回应。

  夕阳西下,整个小村一片安乐祥和。一些老人和孩子,来到游园转悠、玩乐,给人一种莫名的温暖与感动。 (记者 张佩佩)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