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网讯(记者 史方方)10月13日一早,王屋镇愚公村的赵备战拾掇妥当后,前往离家不远的王屋老街上班。“我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挣钱,得感谢村里的劳务公司。”提起上班这件事,赵备战打心眼里高兴。
今年8月份,51岁的赵备战在愚公村劳务输出和物业管理公司的介绍下,和村里其他几名有劳动能力的边缘户一起,到王屋老街、小十方院精品酒店等地工作。他的岗位是保安,每天8小时工作制,一个月能有1600元的收入。下班后,他还经营自家的农家乐,又是一份不错的收入。
以前,愚公村的群众也渴望通过就业来摆脱贫困,增加收入,但没人组织,盲目性大,合法权益也得不到保护。
为解决群众想打工没门路、景区想招工难度大的问题,2018年12月,愚公村在林业局驻村工作队的指导下,成立了劳务输出和物业管理公司,利用村子处于王屋山景区核心位置的优势,与景区深度融合,探索“贫困劳动力+劳务公司+岗前培训+就业”模式。
“成立劳务输出和物业管理公司,打造就业创业服务圈,是解决贫困群众就业难的有益探索,目的在于打破信息壁垒,实现就地就近就业,促进群众增收,助力脱贫攻坚。”林业局驻村工作队负责人李官运说。
公司成立后,对全村10个居民组的劳动力进行了统计,详细了解贫困劳动力的就业状况和就业需求。同时,公司与景区还建立了月联席会议制度,实时了解用工需求,及时为群众推送就业岗位。
目前,公司已先后两次举办入户送岗位活动,为贫困群众推送岗位20余个。公司的服务对象不仅仅是本村的贫困劳动力,还包括本村甚至周边村符合企业用工条件的一般劳动力。截至目前,公司已推荐65人就近就业,其中贫困劳动力25人。
这几天,公司负责人石平和景区有关人员接洽,了解派出的劳务人员工作情况。“我们介绍的打工群众,家离景区近,工作上又肯吃苦,景区很满意。”石平说。
如今,公司在愚公村及周边的迎门村、铁山村掀起了一股群众“家门口”就业的热潮,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示范区实现了胸痛救治单元全域覆盖,打通了胸痛救治“起跑一公里”和急救网络“最后一公里”,为区域内胸痛患者搭建起了一条高效、畅通的“生命绿色通道”。
2025-04-30连日来,王屋路升龙城段提升改造工程现场机器轰鸣,建设者们昼夜奋战,以“两班倒”作业模式抢抓工期。
2025-04-304月27日至29日,济源市万洋冶炼(集团)有限公司组织开展以“血脉相连传递温暖”为主题的无偿献血活动,以热血为纽带,以爱心为桥梁,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着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大爱精神。
2025-04-30截至2024年,济源市慈善总会累计发放助学善款600余万元,精准帮扶脱贫享受政策户、低保户、重残家庭等特殊群体学生3500余人次,用慈善力量筑牢教育公平底线。
2025-04-30为营造文明和谐、安全舒适、有序宜人的旅游环境,展现独特的城市魅力,我们发出如下倡议: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