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济源要闻 > 正文

全域旅游融合发展 “不一样的济源”品牌凸显

2019-10-15 11:31来源:人民网责任编辑:刘永芳

  人民网郑州10月14日电 (尚明桢)10月14日,记者从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上获悉,2019年9月25日,济源荣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城乡一体、产城融合”的全域旅游步伐加快,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环境等得到全面提升,“不一样的济源”品牌凸显。

  2016年2月,济源市入围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三年来,济源市秉承“愚公移山敢为人先”的城市精神,围绕全域旅游发展的驱动机制、承载平台、运行环境、产业链条等四大方面,多位一体,创新探索出了一条“城乡一体产城融合”的发展路径。

  全市培育出邵原神沟—花园—双房等4个旅游扶贫产业带,带动贫困村35个、贫困人口1163人,分别占全市贫困村、贫困人口的59.3%、16.4%。2个国家级、4个省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16个省级旅游特色村,3家3A级乡村旅游景区(其中2家在省级贫困村),花石村、偏看村等30余个旅游明星村,旅游正在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近三年来,济源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年均增幅分别达到16.6%和19.1%,旅游业对济源市经济贡献率也从9.8%增加到15.3%,全市农村人口中,涉旅就业占到56%,旅游对脱贫贡献率达到16.4%,给广大群众带来了就业创业的机会和致富增收的渠道。济源市农村人口中,涉旅就业人口占到56%,蔬果种植、特色养殖、旅游商品加工等成为农民就业创业新方式。

  济源“网红”地标等你打卡

  一座山:天下第一洞天王屋山。“同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王屋山是禹贡九州中央之山、华夏文明核心源头,其形似王者之屋,乃天下神奇第一洞天,这里是轩辕黄帝曾经登顶祭天、祈福一统华夏的圣地,是中国最早的“天坛”。在这里有道家鼻祖老子亲手栽植的两千五百岁的中原第一银杏树。这里有神奇济水的源头太乙池,有流淌万年的不老泉,有神奇仙境王母洞。这里的千年紫金太岁,让人领略不一样的神奇。这里有世界最大的原石艺术经卷神奇大书《道德经》,这里有李白唯一传世真迹《上阳台帖》,历代帝王争相题跋。在这里愚公移山精神发祥传承。神奇的云海自不必说,晴的洞天、雨的仙境,不同时节、不同秘境,马上即将秋染王屋,万山红遍。

  一片海:中原海小浪底。济源是世界世纪工程小浪底所在地。黄河小浪底大坝,高峡平湖、烟波浩渺。聚山岳之雄奇,凝大河之灵秀,可谓北国江南、千岛竞秀。雄浑激荡黄河水,到此独留一澄碧,万里黄河第一海,愚公故里最精彩。

  一方小镇:那些年·小镇。由五三一兵工厂遗留厂房改造而成的那些年·小镇,幸福大食堂,文化大礼堂,弹药箱堆砌的墙,军火库中的酒吧,壁挂的电话机,一砖一瓦一的故事,都代表了一段火红的年代,不一样的芳华记忆,不一样的老兵工,一样幸福的“那些年”。喜新恋旧的故事,各个年代的人都有自己心动的章节。

  一个村:中华愚公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华愚公村,传承愚公移山精神的中国最美乡村,讲述乡村发展变迁振兴的中国经典故事。南太行把最美的一段留给了王屋山,老祖宗把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留在了王屋山,瞻仰愚公移山群雕、悟道愚公移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诵读中华经典,重温入党誓词,全龄研学的精神家园。

  一条街:王屋老街。王屋山麓,物象千万,王屋老街讲述着中国故事。青砖,黛瓦,石板道,木栅栏……明清风格的老建筑、豫晋风味的老味道、山海幻境的老故事,戏楼里咿呀弹唱,茶廊里七碗醉仙。吃美食,买奇货,看表演,热闹非凡。

  一处民宿:小有洞天民宿。远离城市喧嚣,寻找安闲恬静,尽享陶渊明笔下“怡然自乐”的桃花源生活,旧民居融入新元素,乡土建筑辅以高品质服务,集健康、休闲、旅游、养生、养老等功能于一体,满足回归本心、修身养性、休闲娱乐等要求。

  一座酒店:小十方酒店。集江南风情和文艺气息于一身,融商务、会议、休闲功能为一体,“隐”于喧嚣繁华,白墙、灰瓦、碧水、蓝天、白云、绿草,依山就势、道法自然。

  一座桥:黄河三峡365米跨“海”玻璃吊桥。人在桥上走,船在桥下行,桥上桥下,隔空相望。站在桥上,如画河山在身旁,万顷碧波在脚下,美景风光尽收眼底,“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数风流人物”,惊奇黄河之上第一玻璃桥。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