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网讯(记者 李楠) 昨日,在“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济源专场,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日报等30余家媒体的记者参会。
发布会后,记者朋友对济源的发展感触良多。人民日报社河南分社记者王宝对2019年济源十大民生实事中,实施农村小学在校生免费营养餐计划和城区公交全年免费这两个惠民举措赞不绝口。
王宝说,营养餐对于很多农村孩子,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学生而言,是最主要的营养来源。可以说,免费营养餐为农村山区的孩子带来的是爱和希望。城区公交免费与每一位市民息息相关,济源用实际行动倡导群众绿色低碳出行,让群众实现“出门上路,抬脚上车”。
魅力中国杂志记者崔李杰对济源的认识从王屋山开始。当天,经过详细了解后,他觉得济源这座城市非常适合旅游,更适合居住。同时,崔李杰认为,愚公移山精神可以贯彻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只有用锲而不舍的精神,才能克服重重困难,不断进取,获得成功。
前不久,河南日报记者李茜茜游玩了坡头镇栗树沟村,她对于济源全域旅游发展很是震惊。李茜茜说,“栗树沟村是个小村子,距离市区不远,依山傍水,风景秀丽,那里有滑草、划船等娱乐项目,还有仰韶文化遗址、石窑等古建筑,游客在游玩时不但能收获快乐,对济源的历史文化也能产生一定的认识。原汁原味的农家乐的味道也不错,非常原生态。在济源像这样以旅游带动乡村振兴的村子还有不少,真正让老百姓实现脱贫致富,腰包越来越鼓。”
同时,李茜茜非常看好济源产城融合的发展前景。李茜茜直言,济源是全国唯一在全域规划建设的产城融合示范区、全省唯一在全域规划建设的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推进产城融合发展,济源有优势、有基础。在全力实施“工业强市、旅游富民,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战略下,济源的城市品质会越来越高端,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居民幸福感会越来越强。
交谈中,不少记者朋友表示,会多到济源来感受城市发展,并将更多“济源好故事”传播出去。届时,济源人民也会敞开大门喜迎世界各地游客前来“串门、唠嗑”。
(原标题:“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济源专场侧记 共同感受“嗖嗖嗖”的“济源速度”)
示范区实现了胸痛救治单元全域覆盖,打通了胸痛救治“起跑一公里”和急救网络“最后一公里”,为区域内胸痛患者搭建起了一条高效、畅通的“生命绿色通道”。
2025-04-30连日来,王屋路升龙城段提升改造工程现场机器轰鸣,建设者们昼夜奋战,以“两班倒”作业模式抢抓工期。
2025-04-304月27日至29日,济源市万洋冶炼(集团)有限公司组织开展以“血脉相连传递温暖”为主题的无偿献血活动,以热血为纽带,以爱心为桥梁,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着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大爱精神。
2025-04-30截至2024年,济源市慈善总会累计发放助学善款600余万元,精准帮扶脱贫享受政策户、低保户、重残家庭等特殊群体学生3500余人次,用慈善力量筑牢教育公平底线。
2025-04-30为营造文明和谐、安全舒适、有序宜人的旅游环境,展现独特的城市魅力,我们发出如下倡议: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