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济源要闻 > 正文

张战伟:用科学理论滋养初心 用奋斗实干担当使命

2019-09-28 10:41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刘永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着坚守初心、继往开来的强烈担当,体现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深厚情怀,彰显着自我革命、管党治党的坚定决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鲜明主线,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深学细悟中不断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不断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一、在深学细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战略定力

革命理想高于天。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灵魂,也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一个政党有了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就会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经受住一次次挫折而一次次奋起;一名干部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心胸就开阔,在复杂形势面前始终保持清醒,在面对困难时,无所畏惧、勇往直前。要坚定对共产主义理想的信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人坚守的初心,就是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就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限忠诚。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要坚定对共产主义理想的信仰,始终不能松懈,在任何情况下都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脚踏实地推进我们的事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要坚定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总书记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要坚定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为契机,进一步增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同心共筑“中国梦”。要坚定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信赖。对我们这样一个大党大国,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比什么都重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形成是历史选择、人民选择、事业选择。无论形势多么复杂、挑战多么严峻、任务多么艰巨,都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衷心拥护核心,坚定信赖核心,绝对忠诚核心,坚决捍卫核心,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在深学细悟中恪守为民情怀,始终扎根群众服务群众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些年,总书记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深入革命老区、深度贫困地区访贫问苦,走进老百姓家中嘘寒问暖,与基层干部手拉手、话家常,充分体现了深厚的为民情怀。我们要从总书记的讲话和行动中学习这种我将无我、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操,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一切人民、为了人民一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坚定人民立场,树牢群众观点。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把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高度统一起来,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好各项工作,重潜绩不重显绩,多做打基础、谋长远的工作,把政绩写在济源大地的新变化、新气象上,写在人民的心坎上、群众的笑脸中。要走好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身入群众、心入群众、情入群众,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掏出自己的“心窝子”,打开群众的“话匣子”,关心群众的冷暖,善于从群众的“表情包”中检视问题,把总书记和党中央对群众的感情传递下去,把群众对党的感情激发出来。要办好民生实事,增进民生福祉。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人民群众向往什么,我们就要努力实现什么。持续加大对民生事业的投入,特别是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下更大功夫,着力解决群众的揪心事、烦心事、操心事,让人民群众更多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三、在深学细悟中贯彻新发展理念,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政府调控的根本要求。要始终坚持把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对照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厚植优势、补齐短板,推动济源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行稳致远。高质量发展,要体现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上,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根植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指挥棒。要体现在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上,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工业强区、旅游富民、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坚持改革、开放、创新“三力联动”,扩大有效供给、扩大有效投资,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城市提质增效,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城市和乡村的协调持续高质量发展。要体现在民生福祉的提升上,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持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要体现在生态环境的改善上,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推进生态治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倡导绿色低碳循环的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成为济源的底色,让绿色发展成为济源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四、在深学细悟中激发担当作为,勇当开拓进取的时代先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要求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愚公移山精神就是一种大担当。当前,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正处在筑基开路的关键阶段,要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把责任扛起来,把担子担起来,以奋斗实干精神加快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要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尽责担当,是党员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在党的事业面前,在人民的福祉面前,不能满足于当“太平官”“逍遥官”,不能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面对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这个历史重任,要站好第一班岗,跑好“第一棒”,为示范区建设打下坚实基础。要锐意改革、开拓创新。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本身就是深化改革的产物,省委要求我们勇当全省改革创新的“试验田”和“排头兵”。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先行先试、创新创造,争取在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等方面走在前列、干在实处,为全国探索路子、作出示范。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大力弘扬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鼓实劲、出实招,务实功、办实事,奔着问题去,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不搞华而不实的政绩工程,不搞虚头巴脑的形象工程,不搞劳民伤财的半拉子工程。要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咬定目标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善作善成、善始善终,把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五、在深学细悟中严明纪律规矩,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靠什么管,凭什么治?就要靠严明纪律和规矩。总书记指出,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把纪律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作为党员干部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要严守政治纪律。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时刻盯紧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严防“七个有之”,决不能够自行其是,决不当“两面派”、做“两面人”,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确保令行禁止、步调一致。要严格执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抓好组织生活这个经常性手段,把党内政治生活的“炉火”烧得又红又旺,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要加强廉洁自律,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始终心有所畏、言有所惧、行有所止,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公私分明,“亲”“清”分开,管好“小节”、守住“大节”,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干干净净干事、堂堂正正做人,接受党组织和人民的监督。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