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社会民生 > 正文

“新中国同岁老人”王吉光忆中秋

2019-09-13 08:54:43文章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何岛

  9月11日,在位于宣化大街的市老年服务中心,一群老人或闲坐聊天、或打牌娱乐、或打盹休憩,其中就有生于1949年10月4日的“新中国同岁老人”——王吉光。“小时候吃饱饭都是问题,中秋节也吃不上月饼;如今中秋节月饼吃不完,生活真是越来越好、越来越幸福!”说着笑着,王吉光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

  少年时一饼难求

  王吉光是邵原镇阳安村人,家里有5个兄弟姊妹,他排行老四。“要吃的没吃的,要穿的没穿的。”在王吉光的印象里,小时候总是吃不饱,“喝面糊糊、吃红薯、吃窝窝头就不错了,过年过节才有顿白面馍馍。”

  1959年至1965年,王吉光上学读书。“从家到学校两里地,没有鞋穿,我都是光着脚丫子去上学的。”半晌,肚子饿得咕咕叫,王吉光只得忍着。

  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十几年,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还比较低。谁也没想到,更不幸的事接踵而至:1956年,母亲去世;1961年,父亲去世。当时,王吉光兄弟姊妹5人种了20多亩地,只能勉强糊口。“有时,放学回来没有饭吃,我就从地里拽棵白菜,用火烤烤吃。那时候,哪吃过月饼啊!”一个中秋节,王吉光看着天上的月亮心想:我要快快长大,有了劳动能力就能挣钱吃饭,不会再饿肚子了。

  1965年的农历二月二,从学校毕业的王吉光进入邵原煤矿,成了一名煤矿工人。王吉光在点着煤油灯的煤窑里,使劲儿拉煤。“当时,生产条件比较差,都是先把煤装在竹筐里,再双膝跪地拉着百八十斤的煤,一点点前行。路程不远,只有大约300米,但是每天如此重体力劳作,膝盖也磨烂了,流血流脓,疼痛难忍。”王吉光说。

  当时,每天拉一吨煤可以挣5毛钱。“拼了命的干,破天了也就拉7000斤(折合成3.5吨),一天也就挣1块7毛5。”这个时候,王吉光已经不再为吃饭发愁,而是在心里寻思着,“要多攒点钱。”

  第一次买月饼的美好记忆

  “1971年,我结婚了,有家了,觉得干活更有劲儿,生活更有奔头了。”王吉光乐呵着说,“过年过节的,有家人在一起,真好。”就在这一年的中秋节,王吉光买了2斤月饼。“那是我专程去山西买的五仁馅的小月饼,那叫一个香!”被幸福包围的王吉光十分知足,至今仍清晰地记得那月饼的滋味。

  王吉光1972年调到邵原镇水泥厂工作,1975年调到黄背角小水库工作,后来调到邵原镇企业办公室工作。“那些年,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乡镇企业快速发展。”王吉光说,当时单是邵原镇就有焦化厂、铁厂、砖厂、预制厂、灯厂等一二十家企业。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王吉光的工资由每月38元逐步涨到每月113元。“家里盖起了5间砖房,也添置了缝纫机、自行车、手扶拖拉机、小型割麦机等大物件。”对于生活水平逐渐上升的王吉光来说,月饼不再是中秋节的稀罕物,“有了闲钱,平时想吃就去买些跟月饼相似的点心吃。”

  王吉光说,以前的月饼品种有限,只有五仁、豆沙、白糖等几种常见口味,样式也非常普通。到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月饼的馅料越来越丰富,外表也越来越小巧精美。

  如今的日子天天像过节

  “国家富强了,咱老百姓也幸福!”后来,王吉光调到当时的地矿局(后合并到国土资源局)工作时,工资已经涨到每月600多块钱。2009年,王吉光退休时,月工资已达1700元。

  “儿女已经成家立业,先后在城里买房、买车。”这在过去,是王吉光想都不敢想的事儿。2009年,王吉光跟随儿女来到城里居住。他发现,过去自己眼中美味无比的月饼,孙辈们不再馋了。

  今年4月份,王吉光来到市老年服务中心生活。“这里吃得好、住得好,儿女放心,我也开心。”王吉光对记者说,“我现在每月工资有3000多块钱呢,完全不担心养老问题。”

  儿女们很孝顺,时常去探望王吉光,每次前来,手里总是提着各种好吃的。“现在的月饼有很多种样式、很多种口味的,咱现在也算是享福了。”王吉光说。

  “今年中秋怎么过?”记者问。王吉光笑着说:“今年中秋节啊,我哪儿也不去,就在这老年服务中心,和老友们吃月饼、赏月亮、打打牌、说说话。这日子挺好。”(记者 王志远)

  (原标题:“新中国同岁老人”王吉光忆中秋 少时一饼难求 如今幸福安康)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