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济源要闻 > 正文

济源岁月 | 济源第一批库区移民,现在生活如何?

2019-08-24 13:45来源:济源网责任编辑:贾迪

  提起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

  而我们济源之所以与小浪底枢纽工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因为境内有88%的工程和近4万名移民。可以说,正是这近4万名移民在23年前离开故土,才铸就了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这张照片拍摄于1996年8月28日。“热烈欢送小浪底围堰区牛湾村移民搬迁”,从照片中间横幅上这醒目的17个字,我们可以看出,这是当时的下冶乡在为牛湾村首批移民举行隆重的欢送仪式。

  为支援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我市第一批13个移民村的群众,舍小家为大家,在这一天率先搬迁,离开世代居住的家。全市围堰区移民搬迁的序幕也由此拉开。

移民村旧居

第一批搬迁队伍

  至今,牛湾新村82岁的老人牛思龙对搬迁当天的情景记忆犹新……

  1996年8月28日一大早,下冶乡牛湾村13户移民就开始收拾东西。大家把所有的家当装上车,又在破旧的土坯瓦房前徘徊,拍一张留念照片,从房上抽下一片长满青苔的瓦揣到怀里,口袋里装把故乡的泥土,作为思乡怀旧的情感寄托。

  坐上搬迁的车,村民们仍然依依不舍,一次次回望熟悉的家园,双眼含满泪水。他们知道,将来这个地方恐怕再也见不到了。

  中午时分,他们来到了位于思礼乡北姚村安置区的新家。

  曾经的牛湾村,位于黄河三峡八里胡同出口处,属于小浪底库区最早淹没区。

  “我们原来的村子,出门就是黄河,住的都是窑洞。”牛思龙梦中都还记得老家样子。

  那时,牛思龙靠上山砍荆条编箩筐维持全家人生计。每天早上,他都会带上一块馍,跑十多里山路去砍荆条,背回来之后,连夜编成细密结实的箩筐。

  第二天一大早,他又要背着箩筐,坐船到河对岸的洛阳市新安县,卖给当地煤矿。两个筐能卖六七块钱,买上油盐酱醋,够全家人吃一阵子。

  老人并没有因为日复一日的劳累而被压弯了腰,如今依然精神矍铄。令老人想不到的是,这辈子还能搬出大山。

牛思龙(左)在翻看相册

  移民23年来,牛思龙一家的住房条件也实现了“升级跳”,从山区的土窑洞,到搬迁后的新楼房,再到儿女们在市区购买的小区房。“现在的生活,以前想都不敢想。”

  牛思龙环顾自家的小院,颇有些感慨,“过去哪会想到今天的幸福日子,吃穿不愁,出门啥都能买到,方便得很。”

  尽管牛思龙老伴因为脑梗卧床七八年,平时全靠他一人照料,但是他并没有过多忧愁。“儿女们会定期带母亲到医院复检,现在有了农村合作医疗,看病能报销。”透过牛思龙脸上的笑容,我看到了满足和幸福。

牛湾新村一角

  现如今,移民村的日子让大家觉得越来越有奔头儿。“如果不是移民搬迁,这辈子恐怕都进不了城。”众多像牛思龙一样的移民村群众这样说。

  老愚公挖山不止,为的是让子孙后代的天地更宽;愚公后人舍弃故土,为的是让国家任务顺利完成。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移民工作对于济源来说,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非常值得纪念的浓墨一笔。令人欣慰的是,移民搬迁给移民村的人们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他们来说,生活的改变是这些年来最值得回味与记忆的!(济源网见习记者 张恒)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