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题专栏 > 济源供电 > 正文

铁塔上的舞者

2019-08-22 17:09:10文章来源:济源网责任编辑:王齐齐

背着10多斤的工器具登上高塔,每天高空作业时间超过六小时,春天一脸污秽,秋天一身灰尘,夏天汗水湿透衣背,冬天手脚冻得红肿。走进高塔上的电力工人,感受他们肩负责任、敬业奉献的艰辛与执着,给人以强烈的震憾和久久的感动。

8月19日,在济源35千伏朝村24兆瓦分散式风电场集电线路工程C4组塔现场,笔者近距离接触了这些被称为“铁塔上的舞者”的电力工人,体验他们的人生五味,感受他们的内心世界。

上午8时,笔者来到施工现场时,5名人员已在高塔下排成一列,工作负责人吴菲正安排工作任务,交代安全细则和注意事项。“高空作业人员工作特殊,工作任务重,劳动强度大,尤其安全方面特别严格,一丝一毫都放松不得。”吴菲介绍,该工程是用户工程,也是输变电重点工程,该集电线路采用的是架空线路和地埋电缆混合敷设,总长7.29千米,共有27基杆塔,设计安装12台单机容量2000千瓦的风力发电机组,按照时间节点,今天他们要完成C4至C6三基铁塔的组塔任务。

“其实现在天气凉爽干活,工作条件好多了。”施工人员陶高磊说,前段时间持续高温,铁塔表面温度通常达到50摄氏度,都不敢用手直接去触摸,不戴手套就会烫出水泡,汗水滴上去,“嗞”的一声,瞬间就蒸发掉了,而且在塔上一呆就是几个小时,那滋味着实不好受,也是对人的忍难力的巨大考验。他边说边收拾工器具向60米高的塔杆走去。

不一会儿,三名施工人员已陆续登上塔杆,负责现场监督的安全员王虎强,神情严肃,时刻观察着他们的举动,并不时提醒着注意事项。登上高塔后,大家抓紧做好防护措施,随即投入工作中。一阵秋风吹过,笔者看到高塔上的银线左右摇摆,但施工人员神色镇定,吊塔材金具、安螺丝……按着节点有序作业,并未受到影响。呆的时间长了,大家就抱着塔杆、扶着塔材,直起腰略微休息一下,就重新施工作业。

11时30分,动作麻利的郭胜阔率先完成C4号杆螺丝紧固及检查操作,小心翼翼地从杆上开始下来。不一会儿,另外两名施工人员陶高磊、王国富也陆续回到地面。“4年前第一次登上这样的塔杆,至今已经干了3年。”24岁的小陶告诉笔者。他说那时“初出茅庐”,感觉登高没什么,不料上去后手脚直发抖。“现在好多了,登杆、安装、紧线,咱啥活也能拿得下来。”小陶边拿着一瓶矿泉水,几口下去就见了底。

“风吹日晒,春天满脸灰,秋天一身土,严寒酷暑更难受。”闲聊中,小陶他们打开了话匣子。室外、高空、冬“冻”夏“蒸”,受天气、环境、工作任务等限制,劳动强度大、作业条件差,用他们自己的话说,“苦、辣、咸、酸、甜”兼而有之,可谓五味杂陈。天亮起床、天黑收工,吃饭没有节点,在高塔上一呆就是几个小时,若遇到抢险抢修等急难险重任务,通常忙得连轴转,特别辛苦;夏天太阳暴晒、暑气逼人,冬天滴水成冰、寒风凛冽,脸上火辣辣的疼;风沙刮到嘴里、汗水滚入口中,又涩又咸;深处高空,重复着同一样工作,更兼远离亲人朋友,连聊天说话的机会也没有,有时感到心里酸溜溜的。

“但我们更多的还是‘甜’的感觉。”施工人员王国富说,“看到亲自组建的高塔,看到闪烁着的条条银线,看到城乡亮起的万家灯火,就有一种成就感,感到心理甜滋滋的。”他说,作为高空作业人员,安全很重要,安全,不仅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庭、对用户负责,要心中有责任,只要把责任刻在心上,把职责记在脑中,就会兢兢业业干好工作。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干好、干出名堂。

“有时想想,对家人感觉真的很愧疚,陪家人、陪父母和孩子的时间很少,但看到一堆工作摆在那里,就啥也顾不上了。”郭胜阔说。一年当中,他们很少回家和家人团聚,想家时,他们就抽时间打打电话、发发微信。

“开饭了。兄弟们抓紧吃,下午早点开工。剩下的杆塔干完后,咱们再登杆交叉检查一下,质量方面千万不能有漏洞。”这时,烩菜馒头已送到工地,郭胜阔边说边招呼大家向餐车走去。简单的午餐后,等待他们的是新的任务。(杨战营)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