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9月4日,济源至洛阳高速公路正式通车。从2002年12月18日开工到建成通车,济源的“高速梦”一天天变成现实,济源无高速公路的历史从此画上了句号。
济洛高速公路,南跨济焦新高速公路,经孟州、吉利,跨越黄河,与连霍国道主干线河南段交叉,最后与洛界高速公路陈村互通式立交桥相接到达终点。济洛高速公路,让济源交通真正融入全省乃至全国的高速公路网,也拉开了济源经济进入又一个高速发展期的大幕。
“没有高速公路之前,企业发货效率很低。”丰田肥业销售部副经理李彦兵告诉记者,肥料的发货期受农民耕种周期影响,具有较强的季节性,企业在货物运输方面受尽煎熬。有一次,企业向南阳发货,肥料运输时间过长,导致农民耕种受影响。还有一年冬天,下着雪,企业派人往汝州运输果树肥料。路上,雪越下越大,路越来越滑,险些出了事故。
“高速公路开通后,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发货效率,方便了我们服务农户,满足了农户对肥料需求的及时性,更为企业打开销路、提高产能、把握机遇开辟了新天地。”作为企业的销售主管,李彦兵对这条高速公路的修建赞不绝口。作为在济源工作多年的南阳人,李彦兵更是赞叹不已,“高速公路,让老家就在不远处”。
道路交通的辐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区域经济的辐射范围,豫光金铅销售总监李晓东非常认可这一点。“以前,企业发货除了铁路只能靠低速公路,有些客户想来企业考察,但是没有高速公路,很不便利,就不来了。这让企业错失了很多合作机会。”李晓东说,济洛高速公路开通后,济源的高速公路开始“高速”发展,也让企业搭上了发展顺风车。李晓东告诉记者,物流通道更加顺畅,客户提货更加方便,确保了货物能够及时送达。目前,公司的产品可达到朝发夕至或是夕发朝至。
济洛高速公路的建成,极大地缩短了济源与外界的时空距离,使济源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生态优势进一步显现,为推动济源快速发展打开了新的空间,成为济源深度融入世界的依托。
如椽巨笔,绘就发展蓝图。日新月异的高速公路建设,正带动济源这座新兴城市飞驰向前。
2003年至2008年,我市交通历时5年大建设,实现了高速公路“零”的突破。总投资达85亿元的济洛、济焦、济邵、济晋4条高速公路建设里程合计100公里,其中大中桥100余座,隧道32座。4条高速公路穿越太行山、王屋山,基本走势为桥桥相连、隧隧相连、桥隧相接,可以说是天路通王屋,天路通太行,实现了愚公儿女“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的千古夙愿。
4条高速公路的开通形成了我市“十”字形高速公路网架。随后,我市先后在全省率先实现“乡乡通”公路、“村村通”柏油路、“镇镇通”高速公路、“组组通”硬化路,公路通车里程达3620公里,公路密度位居全省前列。济源,逐步从“U”字形的地理死角嬗变为一个四通八达的通途之城、枢纽之城、亮丽之城。
在济源高速公路建设的新征程中,济阳、济洛西高速公路建设速度全面加快……未来,济源交通将立足于发展现代立体综合交通,为中原更加出彩济源出重彩当好先行者。(记者 马欢)
示范区实现了胸痛救治单元全域覆盖,打通了胸痛救治“起跑一公里”和急救网络“最后一公里”,为区域内胸痛患者搭建起了一条高效、畅通的“生命绿色通道”。
2025-04-30连日来,王屋路升龙城段提升改造工程现场机器轰鸣,建设者们昼夜奋战,以“两班倒”作业模式抢抓工期。
2025-04-304月27日至29日,济源市万洋冶炼(集团)有限公司组织开展以“血脉相连传递温暖”为主题的无偿献血活动,以热血为纽带,以爱心为桥梁,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着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大爱精神。
2025-04-30截至2024年,济源市慈善总会累计发放助学善款600余万元,精准帮扶脱贫享受政策户、低保户、重残家庭等特殊群体学生3500余人次,用慈善力量筑牢教育公平底线。
2025-04-30为营造文明和谐、安全舒适、有序宜人的旅游环境,展现独特的城市魅力,我们发出如下倡议: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