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共和国旗帜下济源岁月”小编就从“济源的普法教育”讲起。
这是上世纪90年代摄影师拍摄的一张济源一中法制教育报告会。
从事司法工作几十年的老一辈人回忆道,这是“法制教育进校园”的一场法制教育报告会,当时济源一中校址还在济渎庙那里,为了加强法制宣传,提高学生懂法、讲法的意识,司法部门会定期到校园进行法制宣传。
那次法制宣传,全校师生基本上都到现场听讲,台上讲师讲得十分生动,学生们也听得很认真,报告会过后,大家反映良好,还有不少学生向讲师咨询一些法律问题。
不过,当时条件有限,宣传场地比较简陋,由于学校师生比较多,所以只能选择在室外进行法制宣传。那个年代普法工作人员不是很多,所以法制宣传频率不是太频繁,并且宣传方式也比较少,宣传的力度不是太大,可以从法制宣传中学习到法律知识的群众并不是太多。
慢慢地,人民群众生活逐渐富裕起来了,活动方式也有了改变,法制宣传形式也跟着有了变化,从单一的普法工作人员在台上讲述政策,转变为了将政策融入到文艺演出的节目当中去,用小品、相声、戏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宣传法律法规,每场演出都座无虚席,演出时台下观众频频鼓掌,现场氛围非常活跃。
2016年普法责任制实施以来,我市先后出台50多个文件,不断强化全市各单位普法主体责任和普法义务,根据机关、乡村、社区、学校、企业、单位、景区、军营、教堂的不同实际、不同需求,结合各单位普法优势,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普法路线图”,使普法工作更加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为推动宪法宣传向基层、向老百姓延伸,近年来,我市司法部门持续创新提升,通过举办讲座、摆放展板、文艺演出、发放宣传品等形式,增强宣传氛围及成效,使群众喜欢看、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并组建了以党校教师、高级律师、高校老师等为代表的宪法普法讲师团,为全市各单位免费授课。除此之外,还利用新媒体多层次多渠道开展宣传,推动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大主题“微”传播,使宪法走进群众。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我市司法部门在普法过程中,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宪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参与感与获得感,让公众在潜移默化过程中树立了宪法法治信仰,营造了全市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的法治氛围。(济源网记者 李鹏鹏)
示范区实现了胸痛救治单元全域覆盖,打通了胸痛救治“起跑一公里”和急救网络“最后一公里”,为区域内胸痛患者搭建起了一条高效、畅通的“生命绿色通道”。
2025-04-30连日来,王屋路升龙城段提升改造工程现场机器轰鸣,建设者们昼夜奋战,以“两班倒”作业模式抢抓工期。
2025-04-304月27日至29日,济源市万洋冶炼(集团)有限公司组织开展以“血脉相连传递温暖”为主题的无偿献血活动,以热血为纽带,以爱心为桥梁,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着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大爱精神。
2025-04-30截至2024年,济源市慈善总会累计发放助学善款600余万元,精准帮扶脱贫享受政策户、低保户、重残家庭等特殊群体学生3500余人次,用慈善力量筑牢教育公平底线。
2025-04-30为营造文明和谐、安全舒适、有序宜人的旅游环境,展现独特的城市魅力,我们发出如下倡议: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