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梨林镇北瑞村,一个由干净整洁的农家院落、错落有致的街心游园、“农旅融合”下的特色农业等构成的乡村振兴画卷映入眼帘。
谁能想到,眼前这个秀美的小乡村,几年前还是基础薄弱、年人均收入只有几千块钱。而今,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环境优美,群众安居乐业,正是北瑞村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推动下发生巨变的真实写照。
时间回到2013年,北瑞村被选定为济源市第一批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村。这场涉及群众“奶酪”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如何改?
“北瑞村的不二法宝,就是注重走群众路线。”张国祥担任北瑞村党支部书记已20余年,有着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宣传发动群众、公平公正公开、科学民主决策、严把程序关,并严格按照土地法等法律法规办事,是他们摸索出来的一套办法,保障了广大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从而制定出尊重事实、遵从民意、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赢得了群众的理解与支持。
当年6月,北瑞村启动“六权”确权工作后,从摸清家底开始入手,仅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土地等数据测量和资料收集整理等工作,弄清楚了村里真正的“家底”,当年年底前顺利完成“六权”确权颁证工作。
“推进改革不是吃光分净,要想办法把集体经济的蛋糕做大,才能形成可持续发展。”张国祥回忆改革之路。北瑞村紧盯“三块地”,按“一户一宅”的政策实施了“空心村”治理,收回了40余处空闲多年的宅基地,盘活了田间地头、沟河路边等闲置多年的118亩土地,对村里原有的集体建设用地也重新进行了评估。所有资产盘活后由村集体统一搞经营,土地价值也随着集约化程度的提高而大幅提升,资源变成了资本。
2014年10月1日,对北瑞村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当天,北瑞农村集体资产发展有限公司揭牌仪式举行。这是济源首家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公司挂牌成立。956名村民摇身一变,有了另外一个更“时尚”的身份:“公司股东”。他们每年都可以分享发展红利。
改革的过程,也是不断实践的过程。为促进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北瑞村持续完善“农户+合作社”“农户+公司”利益联结机制。2017年7月,该村成立了土地股份合作社,村民的990余亩耕地通过股权量化全部交由合作社经营,以集体的力量带动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
此时,土地的“热度”已经被推高了。村里990亩耕地集中流转出去,因为土地办了证加之位置好,每亩地年租金1000斤小麦。随着锦田种苗、孔雀蓝、河南天绿等公司在这里发展苗木花卉、特色养殖、休闲采摘等产业,合作社有了稳定的收入,并将收入按股份分配给村民。
北瑞村通过土地资产的股份化,彻底让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实现了“泥腿子”“洗脚上岸”。“以前老是围着家里那几亩地转,一年也攒不下几个钱。现在不用种地,家里5口人都出去上班,收入一年比一年高。”村民张联成对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赞不绝口。
村里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年龄较大的妇女则在流转土地上干活,家庭收入比单纯种地翻了几番。在俏花匠花园,56岁村民郭满香正在给花园除草,“家里的4亩地全部入股合作社,我在俏花匠打工,每天也有50元的收入,既领股金又领薪金!”
得益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村里以“农旅融合”为导向,深挖孔雀、花卉等连线成片特色农业潜力,打造集种植养殖、采摘体验、科普教育、农庄休闲于一体的乡村游精品线路,村民们的收入也在大幅提高。“村集体经济发展得好,游客多了,人气旺了,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商机,我一定得抓住。”在村里经营商店的郑小素赚钱的底气越来越足。
记者在张国祥的工作日志上看到一组北瑞村历年人均收入情况,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前的2012年是8817元,而2018年是22207元。数字,是改革最好的诠释。村强民富,乡村蝶变,北瑞村不光为改革趟出了路子,也成为美丽乡村,曾多次荣获省市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绿色家园、卫生村、最美乡村等称号。
离开北瑞村时,村中央的大喇叭里正播放着欢快的歌曲《越来越好》,昭示着村子日渐繁荣的发展前景。(记者 史方方)
中国共产党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工作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暨中国共产党济源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于2025年7月4日在济源举行。
2025-07-05全会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总结示范区党工委九次全会暨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以来的工作,安排部署下半年工作,审议通过了《济源示范区党工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两高四着力”走在前作示范的意见》,表决通过了市委委员有关事项。
2025-07-05示范区党工委十次全会暨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
2025-07-05社保基金承载着千家万户的安康福祉。近年来,示范区财政部门始终将社保基金安全高效运行放在财政保障的优先位置,不断提升社保资金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全力推动社保资金安全高效运行,多措并举、多管齐下,精心守护社保基金安全线,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筑牢坚实保障。
2025-07-057月3日,记者从示范区相关部门获悉,为加快推进社会救助制度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做好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工作,示范区民政局、财政局联合印发《关于提高2025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财政补助水平及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基本生活标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我市将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财政补助水平、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基本生活标准。
2025-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