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梨林镇北瑞村,一个由干净整洁的农家院落、错落有致的街心游园、“农旅融合”下的特色农业等构成的乡村振兴画卷映入眼帘。
谁能想到,眼前这个秀美的小乡村,几年前还是基础薄弱、年人均收入只有几千块钱。而今,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环境优美,群众安居乐业,正是北瑞村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推动下发生巨变的真实写照。
时间回到2013年,北瑞村被选定为济源市第一批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村。这场涉及群众“奶酪”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如何改?
“北瑞村的不二法宝,就是注重走群众路线。”张国祥担任北瑞村党支部书记已20余年,有着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宣传发动群众、公平公正公开、科学民主决策、严把程序关,并严格按照土地法等法律法规办事,是他们摸索出来的一套办法,保障了广大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从而制定出尊重事实、遵从民意、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赢得了群众的理解与支持。
当年6月,北瑞村启动“六权”确权工作后,从摸清家底开始入手,仅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土地等数据测量和资料收集整理等工作,弄清楚了村里真正的“家底”,当年年底前顺利完成“六权”确权颁证工作。
“推进改革不是吃光分净,要想办法把集体经济的蛋糕做大,才能形成可持续发展。”张国祥回忆改革之路。北瑞村紧盯“三块地”,按“一户一宅”的政策实施了“空心村”治理,收回了40余处空闲多年的宅基地,盘活了田间地头、沟河路边等闲置多年的118亩土地,对村里原有的集体建设用地也重新进行了评估。所有资产盘活后由村集体统一搞经营,土地价值也随着集约化程度的提高而大幅提升,资源变成了资本。
2014年10月1日,对北瑞村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当天,北瑞农村集体资产发展有限公司揭牌仪式举行。这是济源首家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公司挂牌成立。956名村民摇身一变,有了另外一个更“时尚”的身份:“公司股东”。他们每年都可以分享发展红利。
改革的过程,也是不断实践的过程。为促进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北瑞村持续完善“农户+合作社”“农户+公司”利益联结机制。2017年7月,该村成立了土地股份合作社,村民的990余亩耕地通过股权量化全部交由合作社经营,以集体的力量带动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
此时,土地的“热度”已经被推高了。村里990亩耕地集中流转出去,因为土地办了证加之位置好,每亩地年租金1000斤小麦。随着锦田种苗、孔雀蓝、河南天绿等公司在这里发展苗木花卉、特色养殖、休闲采摘等产业,合作社有了稳定的收入,并将收入按股份分配给村民。
北瑞村通过土地资产的股份化,彻底让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实现了“泥腿子”“洗脚上岸”。“以前老是围着家里那几亩地转,一年也攒不下几个钱。现在不用种地,家里5口人都出去上班,收入一年比一年高。”村民张联成对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赞不绝口。
村里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年龄较大的妇女则在流转土地上干活,家庭收入比单纯种地翻了几番。在俏花匠花园,56岁村民郭满香正在给花园除草,“家里的4亩地全部入股合作社,我在俏花匠打工,每天也有50元的收入,既领股金又领薪金!”
得益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村里以“农旅融合”为导向,深挖孔雀、花卉等连线成片特色农业潜力,打造集种植养殖、采摘体验、科普教育、农庄休闲于一体的乡村游精品线路,村民们的收入也在大幅提高。“村集体经济发展得好,游客多了,人气旺了,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商机,我一定得抓住。”在村里经营商店的郑小素赚钱的底气越来越足。
记者在张国祥的工作日志上看到一组北瑞村历年人均收入情况,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前的2012年是8817元,而2018年是22207元。数字,是改革最好的诠释。村强民富,乡村蝶变,北瑞村不光为改革趟出了路子,也成为美丽乡村,曾多次荣获省市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绿色家园、卫生村、最美乡村等称号。
离开北瑞村时,村中央的大喇叭里正播放着欢快的歌曲《越来越好》,昭示着村子日渐繁荣的发展前景。(记者 史方方)
10月13日,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市委书记徐衣显主持召开示范区建造精致城市工作推进会,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听取“建造精致城市”专班工作进展及“十五五”项目谋划情况汇报,安排部署下步工作。
2025-10-1410月13日,示范区管委会主任、市长秦保建主持召开示范区管委会党组(扩大)会议暨常务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研究相关工作事项。
2025-10-14受黄河中下游持续降雨影响,根据《黄河防汛抗旱应急预案(试行)》,黄河防总决定自10月12日16时起针对河南省启动黄河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2025-10-14眼下正是“三秋”生产的关键时期,连续的阴雨天气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连日来,示范区农业农村局加强农机调度作业,集中抢收烘干,力保秋作物应收尽收,颗粒归仓。
2025-10-14为进一步关爱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等劳动者,8月以来,示范区开展“暖‘新’行动”,为5500余名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免费赠送意外险,以实际行动提升劳动者职业安全感与归属感。
2025-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