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看到的这张老照片中,操控摄像机的人叫牛建国。这是十几年前,济源正在篮球馆内举办弘扬愚公移山精神系列活动。牛建国老师当时在济源电视台工作,为此次活动做现场拍摄。据牛老师回忆,当时有5000余人在现场观看活动,气氛非常热烈,大家热情度很高。
大家可以看到,照片背后的条幅上写着“弘扬愚公移山精神”,观众们都屏气凝神,认真地观看着活动,接受着愚公移山精神的洗礼。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
是的,愚公移山精神穿越2000多年历史时空,在济源这片土地上滋养着一代又一代愚公儿女。
济源是愚公移山精神的原发地。
在济源,愚公村、愚公路、愚公渠、愚公桥、愚公剧场、愚公城标、愚公雕像、愚公移山精神展览馆、 愚公移山干部学院、愚公移山精神纪念日……无处不在的“愚公”,充分彰显了济源人民对愚公移山精神的敬仰敬佩与赓续传承。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济源由豫西北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山区小县, 一步步成为河南省改革开放的靓丽窗口。济源人民以“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奋斗精神,为愚公移山精神作出了最好的注脚。
——从解放初期驯服蟒河受到国务院通令嘉奖,到在崇山峻岭间开凿“人工天河”泽被40万亩土地;
——从“济源海拔第一村”水洪池举几代人之力十年修一路,到三代林业人数十年呕心沥血探索困难地造林技术;
——从创办闻名全国的“五小工业”,到站在世界铅冶炼技术的制高点,成为全球重量级的铅锌产业航母。
可以说,济源发展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愚公移山这一强大的精神力量。咬定目标、苦干实干、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愚公移山精神,早已融入济源这座城市的血脉,成为鼓舞和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之源。
2017年,我市将每年6月11日设立为“愚公移山精神纪念日”,进一步传承中华民族精神,让愚公故里处处绽放昂扬向上的正能量。当日,我市在世纪广场举行了第一个“愚公移山精神纪念日”大型群众诵读歌会活动。
这是2017年首届愚公移山精神纪念日活动,共有600名演员、6000余名群众演员参加了此次活动。现场共分6个方阵,正中间是一个党徽,大家站成方队簇拥着党徽,展示着愚公儿女一心向党的信念和决心。
这是2019年6月11日,愚公移山精神纪念日活动现场,近6000名群众演员经过456个小时的辛勤努力,通过《我们都是追梦人》《不忘初心》《再一次出发》等精彩节目用歌舞、绘画的艺术形式演绎了愚公移山精神在济源的传承和弘扬。2019年的纪念日活动还正式发布了由著名词作家王晓岭作词,著名曲作家栾凯作曲,著名歌唱家王丽达演唱的《新愚公移山》,这首歌唱出了在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途上奔跑中的愚公儿女演绎出的新愚公移山的传奇。
纪念活动带领着全市人民重温了经典,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直至今年,我市已经连续3年举办愚公移山精神纪念日活动,不断激励着全市上下大力传承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坚定信心、务实重干。(济源网记者 原芳纯)
示范区实现了胸痛救治单元全域覆盖,打通了胸痛救治“起跑一公里”和急救网络“最后一公里”,为区域内胸痛患者搭建起了一条高效、畅通的“生命绿色通道”。
2025-04-30连日来,王屋路升龙城段提升改造工程现场机器轰鸣,建设者们昼夜奋战,以“两班倒”作业模式抢抓工期。
2025-04-304月27日至29日,济源市万洋冶炼(集团)有限公司组织开展以“血脉相连传递温暖”为主题的无偿献血活动,以热血为纽带,以爱心为桥梁,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着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大爱精神。
2025-04-30截至2024年,济源市慈善总会累计发放助学善款600余万元,精准帮扶脱贫享受政策户、低保户、重残家庭等特殊群体学生3500余人次,用慈善力量筑牢教育公平底线。
2025-04-30为营造文明和谐、安全舒适、有序宜人的旅游环境,展现独特的城市魅力,我们发出如下倡议: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