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风雨兼程,70年春华秋实,70年来,济源大地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今天起,济源网将陆续推出“济源岁月故事汇”,通过“老照片”“老物件”“老声音”等,为大家展示济源与新中国共同成长70年岁月中的重要事件、难忘瞬间,实现小照片讲大故事、小物件忆大历史、小切口展大情怀。
今天,“共和国旗帜下济源岁月”第一篇讲述,将由“解放”讲起。
当第一次看到这张老照片时,它正静静地悬挂在“愚公移山精神纪念馆”一楼的拐角处。黑白影像已经泛起了微黄,斑驳的像素只能让人依稀辨别出房屋和人物的边界,甚至看不清人脸和建筑的梁柱,但那条正居于照片中间礼堂上方的横幅,十分醒目:“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会!”“啊,这是当时济源庆祝解放留下的照片!”同行的一位95后记者惊叹得喊出了声!
岁月在此时将我们拉回到70年前。透过这张珍贵的照片,我们仿佛能够听到现场欢庆胜利的锣鼓声,仿佛能够感受到人民翻身得解放的喜悦呐喊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而在1948年之前,济源已经实现全境解放。
视频里这位老人提到的英雄父亲,就是参加过开国大典,一生四次受到毛主席接见的坡头留庄民兵营“特等民兵战斗英雄”——薛平华。
1944年8月,杜八联抗日自卫团接到了上级指派的任务,拔掉敌人盘踞在附近的一个炮楼,民兵队员利用伪军的身份,邀请炮楼上的日军队长吃饭,并在队伍中挑选了包括薛平华在内的12位勇士,以摔杯为信号,将前来赴宴的日军全部活捉。
在薛平华的带领下,英勇的杜八联自卫团战士,平时是民,战时是兵,能聚能散,出奇制胜,创造了圪针墙、石雷阵等独具特色的御敌战术,他们首创的联防战,与地雷战、地道战一起被列为“中国民兵的三大传统战法”。新中国成立后,薛平华和他的战友们使用过的葫芦舟、石雷、榆木炮等革命文物及战役沙盘模型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博物馆收藏展出。
如今,薛平华旧居已经变成了“家庭党史教育馆”。
硝烟已散,山河无恙,英雄请放心!(济源网见习记者 张恒 图片来源:济源市档案局)
示范区实现了胸痛救治单元全域覆盖,打通了胸痛救治“起跑一公里”和急救网络“最后一公里”,为区域内胸痛患者搭建起了一条高效、畅通的“生命绿色通道”。
2025-04-30连日来,王屋路升龙城段提升改造工程现场机器轰鸣,建设者们昼夜奋战,以“两班倒”作业模式抢抓工期。
2025-04-304月27日至29日,济源市万洋冶炼(集团)有限公司组织开展以“血脉相连传递温暖”为主题的无偿献血活动,以热血为纽带,以爱心为桥梁,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着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大爱精神。
2025-04-30截至2024年,济源市慈善总会累计发放助学善款600余万元,精准帮扶脱贫享受政策户、低保户、重残家庭等特殊群体学生3500余人次,用慈善力量筑牢教育公平底线。
2025-04-30为营造文明和谐、安全舒适、有序宜人的旅游环境,展现独特的城市魅力,我们发出如下倡议: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