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社会民生 > 正文

苗田才的初心

2019-06-28 10:23:24文章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李鹏鹏

苗田才的初心 - 济源网数字报

对许多人来说,“中原海拔第一村”水洪池村好似一个传奇,苗田才就是其中的主人公。

“七一”前夕,在思礼镇水洪池村,记者第一次见到苗田才。高挑的个头,略驼的脊背,银发尽染双鬓,精神矍烁。

岁月给老人留下的是沧桑,带不走的却是初心和使命。

74岁的他依然豪情满怀,洪亮声音中透着对新时代的自信,更有对水洪池未来发展的思索。

凭着坚韧的毅力、朴素而坚定的信念,20世纪八九十年代,苗田才带领全村乡亲,10年修通出山的道路,并打通了连接豫晋的跨省通道。

“我这一代主要是修路,从目前来看,任务算完成了。”苗田才欣慰一笑,又颇有感触地说,“但是水洪池发展的路还很长。”

当初道路修通,只是解决了村民生计问题。几十年过去了,水洪池变化并不像人们想像中那么大,反而下山的人更多了,目前常住人口只有二三十人。

苗田才说:“这也能够理解,因为山里人要走出去挣钱,想过上更好的生活!”

虽然从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已退下来10多年,但是老人的思路依然清晰!“发展等不得呀!”苗田才话语中透着一种紧迫感。

实现高质量发展,无疑成为这个小山村的难点,更是突破口。

因为,群山环抱的水洪池没什么矿藏,也没有什么景点,唯有这片得天独厚的绿水青山。

可喜的是,今年市政府与民安集团签署旅游开发协议,助力水洪池的发展。5月下旬,民安集团已经派人前来村里考察,为下一步规划做准备。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没有愧对党和人民。”采访中,苗田才多次这样讲。

对党的忠诚,始终铭刻在他的心中;当年带领大家伙儿修路的精气神,始终激荡在心头。

海拔1470米,群山最深处。“这样的环境,决定了水洪池人必须有愚公移山精神。如果当年没有坚韧不拔的劲头,修路就会半途而废。”苗田才说。

“最初为什么拼上老命也要修路,就是为了让村里18个光棍汉能娶上媳妇”“因为没有了后来人,你还传承什么干劲和精神?”充满激情的话语中,苗田才道出了一个朴素而坚定的信念。

起初的18个光棍汉,如今健在的都已经有了美满的家庭。而且村里陆续走出了大学生。

“世外桃源”水洪池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不满足于过去,但决不能忘记过去!

目前,水洪池正赶上第二次修路。确定修路方案时,项目方完全采纳了苗田才的建议,保留了当初修路的3个隧道。“这可是水洪池人自己独立完成的,这是水洪池的精神标记,更是水洪池人的初心!”苗田才说。

新时代的魅力令人向往,更让苗田才充满了期待。

虽年逾古稀,苗田才仍时刻关注村里发展。

“年龄不饶人,转眼都74岁了。”老人言语中不免有些感慨,但是他对精神的传承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人终究要变老的,苗田才只是一个代表,或者说代表那个年代”“新时代更需要传承好当年干事创业的拼劲和精神,否则,水洪池的发展迟早会归于平静。”

采访中,苗田才一再说,无论何时,水洪池发展都需要一股子劲、一种向上的精神,“应该把精神融入每个水洪池人的血液里”。

苗田才认为,现在村里基础设施薄弱并不可怕,关键需要创造,应该在健康营造上做些文章,让来到这里的每个人身心更充实更愉悦。

老人在村里生活了一辈子,把自己赋予了这片青山绿水,他希望有生之年能够看到水洪池崭新的变化。

修路已成为过去。苗田才表示,自己决不会停留在功劳簿上。对于党和人民给予的众多荣誉,他会铭记在心,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姿态躬身奋斗。

青山不老,奋斗不止,苗田才如斯。 (济源日报记者 付卫东)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