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社会民生 > 正文

2014年至2018年我市培育2560名新型职业农民

2019-06-25 10:12:41文章来源:济源网-济源晨报责任编辑:刘永芳

“你的职业是什么?”

“新型职业农民。”

从去年11月份开始,卫小琦办理各种手续时,总会认真地在职业信息一栏写上“新型职业农民”6个字。也正是这个职业,让他的内心充满自豪感。

正如卫小琦所说,近年,这种新型职业农民在我市悄然出现,并逐年增加。昨日,济源晨报记者从市农牧局科技教育科了解到,2014年以来,我市连续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市。2014年至2018年,我市利用上级资金484万元,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560人。其中,粮食190人、林果320人、烟草200人、制种330人、农机310人、养殖240人、蔬菜142人、电子商务148人,益农社信息员370人、其他310人。此外,382人颁发了新型职业农民认定证书。

从农民到新型职业农民

“听说有这个培训,我就想着提高自己的种植水平,促进农作物增产增收。”卫小琦记得,去年他听说全市开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之后便报了名,抽出近一个月时间参加了培训。随后,经过多次培训,41岁的他顺利“毕业”,并拿到新型职业农民认定证书。从此之后,他的职业从农民真正转变为新型职业农民。

卫小琦记得,2013年土地流转“盛行”,他便在五龙口镇休昌村承包了1200余亩地,开始大规模种植农作物,并成立济源市铂图斯家庭农场及农机专业合作社,促进产业稳定发展。随着时间推移,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卫小琦逐渐学习到新技术、新模式,在提升自己专业化程度的同时,他甚至为家庭农场的长远发展做起了规划。如今,他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新型职业农民“领头雁”。今年,为减轻周边农户的负担,他利用自己的优势搞起了粮食收购,价格按照国家保护价收购,让周边农户就近销售。

相比卫小琦,53岁的李小粉最近才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拿到新型职业农民认定证书。刚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她从想法到见识得到全面提升,对于合作社未来发展很有信心。李小粉说:“利用观光旅游、采摘等多种形式的发展模式,带动合作社新发展,从而带动周边农民致富。”

为现代农业展和乡村振兴

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这9个字是习近平总书记定义的新型职业农民。那么什么是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是指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作为主要职业,以农业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居住在农村或集镇的农业从业人员。据悉,2014年以来,我市连续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市。通过5年培育,建立了新型农民队伍,为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据悉,我市主要开展以主导产业为主兼顾特色产业,开展了农业技术以及农村政策、法规、农业经营管理等多方面培训,有效提升了他们的科技文化意识,增强了实用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助力新兴职业农民成为推广农业科技、带动农业致富的典型。此外,我市还以本地农业主导产业为重点,制定了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建立了认定流程,初步形成了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后续服务和政策扶持“四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

济源晨报记者了解到,我市还制定了《济源市2018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施方案》,确定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济源市分校、济源市农业机械学校、济源市绿茵种苗有限责任公司、济源市高级机械技工学校、济源市群英职业培训学校5家机构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机构。那么,怎样才能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呢?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型职业农民遴选采用个人申报或农业企业、培育机构和市农业部门联合推荐等方式,通过登录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www.ngx.net.cn)“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申报系统”或手机下载“云上智农”APP,在线提交报名表,由市农业部门审核推荐。((济源晨报记者 董慧敏)

(原标题:2014年至2018年我市培育2560名新型职业农民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