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济源要闻 > 正文

“聚焦黄河生态带 见证出彩河南”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莅济

2019-06-17 09:56文章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李鹏鹏

风景这边独好 - 济源网数字报

这是一种特殊的缘分。

6月13日,由河南省委网信办、河南省发展改革委、河南省生态环境厅、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河南黄河河务局主办的“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聚焦黄河生态带 见证出彩河南”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近40名记者走进济源,对这座城市进行了一次全方位“扫描”。

采访团先后来到市城展馆、清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济源钢铁集团特殊钢大棒材生产基地和王屋山第一洞天文化产业园进行采访,领略济源风光、感受济源变化、体味济源文化,深挖济源华丽转身背后的故事。

电子发光地图、电子翻书、历史影片还原、虚拟导览系统……在市城展馆,多种形式全景真实再现济源最新的城市建设和规划,将济源悠久的历史文化及城市特色精彩展现。“济源这座城市很有气质!”四川新闻网记者刘书说,市城展馆的创意性、艺术性以及营造的氛围,给人以全新的震撼和视觉冲击,让人忍不住想深入了解这座城市。

在清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个名为“水云踪”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吸引众多记者的注意,记者们围着董事长问个不停。“很难想象一个小小平台,实现了传感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完美融合、污水处理产业的全面智能化,以及客户需求定制化、全面化的增值服务升级。”陕西传媒网记者冯英杰说,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像“水云踪”这样的先进技术正主导着济源掀起一场以智能制造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的革命。

“热”,一来到济源钢铁集团特殊钢大棒材生产基地,记者们就感受到济源工业发展的火热场景。一边看,一边听,跟随着讲解员,记者对大棒材生产加工流程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钢铁厂在我们心中的固有形象瞬间改变了。”记者们感叹,这里没有“傻大粗笨”的设备、冒着浓烟的高炉、震耳欲聋的噪声、处处弥漫的粉尘,有的则是从国外引进的先进设备,能生产出具有极高附加值的高标准产品。

“王屋山是古代九大名山之一,十大洞天之首。从华夏之祖轩辕黄帝王屋山设坛祭天开始,王屋山道文化就与中华五千年文明相伴而行……”在导游的带领下,记者走进王屋山第一洞天文化产业园,从愚公移山精神教育基地到小有河养生谷,看到一个多种产业业态并存的园区。文化旅游、影视演艺、文化创意、养生养老、教育培训、工艺美术……济源打好“旅游牌”、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做法引起记者们的思考和热议。

远处奇峰耸立,绝壁如削;苍松翠柏各抢地势,姿态万千;清泉在深谷中鸣响,村落点缀其间;游客在绿海中游荡,宫观庙宇星罗棋布……王屋山的美景让乘坐在大巴车中的记者们流连忘返。“王者之山,美哉。”中青在线记者王长宇打心底发出这样的感叹,“我对济源初见倾心、再见钟情,我还想再来天坛顶看日落。”

当大巴车于当日晚8点多驶入道境广场时,记者们都被这里的美丽夜景迷住了。眼前,王屋老街熠熠生辉、流光溢彩,宛如仙境。彩虹吊桥、老街道、古民居内,处处人头攒动,记者们也忍不住加入夜游的队伍里。“逛吃逛喝逛游,大家在这里寻求难得的清凉,开启一段慢时光,挺好!”河南商报记者陈朋冲发出感慨。

一路上,记者们边走边看,边看边聊,拍照不断,录像不停,赞誉不止。国际在线记者张俊洋说,通过这次采风收获颇丰。大家纷纷表示,这是一次难忘的采访经历,他们看见了济源城市的美好未来。他们一定会抓住新闻点,用文、图、视频等各种形式来展现济源山水,赞美济源,宣传济源。

记者们的脚步还未踏出济源,《愚公故里旅游热 带来脱贫新希望》《济源“智”造:“水云踪”引领污水处理技术新变革》《一山一水一精神!从展馆里看懂一个城市》等一系列新闻稿件已在各大网络平台发布,向大家展示“风景这边独好”……  (济源日报记者 马欢)

(原标题:风景这边独好——“聚焦黄河生态带 见证出彩河南”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莅济采访侧记)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