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社会民生 > 正文

书香浸润满庭芳——记我市“最美家庭”崔丙仁家庭

2019-05-16 09:45:16文章来源:济源网-济源晨报责任编辑:学慧

崔丙仁带着孩子们一起读书

崔丙仁获得的证书

 市妇联工作人员为崔丙仁颁发济源市“最美家庭”奖牌

他退而不休,老有所为,年过花甲创办企业,为社会贡献余热;他酷爱读书,笔耕不辍,先后出版两本文学专著;他热衷文化传承,积极组织发动族人科学、文明修家谱,使之成为家庭教育的典藏经典;他热心公益,注重家庭教育,创立独特的家规家风,赢得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近日,他的家庭荣获“我市最美家庭”称号。他,就是河南豫光金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豫光金铅”)原党委委员、工会主席崔丙仁。

老有所为奉献余热

崔丙仁,下冶镇原头村人,1949年4月出生于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他4岁时,母亲就去世了,家中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济源山乡改造工程的实施,他的家庭发生了巨变。后来,他到豫光金铅的前身——济源市黄金冶炼厂当了一名工人。他认真好学,上进心强,先后干过销售员、办公室文员等,历任分公司副总经理、集团公司宣传部长、集团工会主席等职。他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尤其注重公司文化建设,为豫光金铅打造百年企业、绿色生态文明发展、塑造文化品牌做出了积极贡献。在职期间,他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工会工作者”“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工作者”“中国黄金政研会优秀干部”“河南省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济源市优秀党务工作者”“济源市优秀党员”等40余项荣誉称号。

2009年,他光荣退休。他利用自己多年工作积累的丰富经验和人脉资源,创办了“济源市泰博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不仅吸纳10余人上班,而且每年为国家上缴税收近50万元。

笔耕不辍著书创作

崔丙仁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济源市作家协会理事。工作之余,他坚持写作,把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全部凝结于笔端,先后主持创作了反映豫光金铅发展和工人生产生活面貌的文化作品集《豫光青果集》《时间的足音》《理论与探讨》等。

退休后,他自己出版了《走在美丽的边缘》《人生百味》两本著作。他酷爱学习,家有藏书近4000册。他订阅有济源日报、济源晨报、光明日报、文汇报、书法报等,每年购书费2000元左右,他关心时事政局,注重经济政治研究,每天晚上坚持看《新闻联播》,还坚持网上听书读书,并撰写了大量时评稿件,对当今社会的一些歪风邪气给予鞭挞。除了读书,他还坚持苦练书法,坚持向上向善,喜欢寄情山水,甘于淡泊宁静的“诗书茶”生活。

续修家谱传承文化

崔丙仁特别重视家族的兴旺发达,重视根文化的传承,在他的积极组织发动参与下,济源成立了“崔姓”姓氏文化研究协会,于2002年着手进行《济源崔氏家谱》续修工作。

对于相对松散的姓氏文化研究协会而言,这是一次浩大的文化工程,从明朝至今上千年的历史,仅济源就涉及几百个家庭。收集资料、外调核查、走访座谈、募集资金、编写印刷……个中繁复错杂的大小事情,都需要组织者尽心尽力去做。崔丙仁不仅是家庭姓氏文化研究会的重要成员,更是家谱续修的主要组织者。他不仅动员全家捐款3万余元用于修谱,还四处动员有能力的族亲帮忙。为了确保家庭成员讲述真实可信,并且能够收集到珍贵的资料,他先后奔波到云南、湖南、山西等全国19个省市和地区,行程上万公里,仅外调、收集资料、文字整理等他个人投工就近100个。所有费用加起来万余元,都是他自掏腰包。

修谱过程中,他坚持科学修谱,文明修谱,突出家谱的教育功能。他要求家谱崇尚科学不迷信,坚持男女平等,将所有家庭女性入谱。他始终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核心价值观)作为家谱的主线,把尊老孝亲贤乡始终贯彻如一融入其中,使之成为“可读有用”的典藏经典。2018年第四次续修家谱成书后,在崔丙仁的积极推动下,协会组织了隆重的祭祖大典和家谱成书发放仪式。参加仪式的1500多名崔姓族人,无不被家谱精美的印刷、精心的编撰、精细的内容和精致的文化所震撼。如今,有许多崔姓成员都把家谱当成家中最重要的教育书籍。该家谱还荣获“河南省姓氏文化优秀家谱编撰一等奖”。

热心公益济危帮困

崔丙仁是个不能见“穷苦人”的人,一见他就想帮,帮了还不想留名。退休后,他依然关注“金秋助学”希望工程。2013年,他到团市委捐款1万元,帮助3名山区困难孩子上大学。随后,他了解到邵原镇女孩儿王某某,因家庭困难面临失学的状况后,决定资助她直至大学毕业。几年内,他共为该女孩儿提供学费、生活费6万余元。

他对贫困职工依然满情深情。几年前,他得知厂里有一名困难职工杨某某患病住院后,当即去看望并留下1万元。他还帮助家族朋友修房盖屋,经常给山区困难群众送衣服被褥。多年来,他资助的款额超过了10万元。

他乐意帮助别人,却不愿意留名留姓。有一次,他到下冶镇办事,在一次闲聊中得知该镇一名女孩家庭困难,面临辍学。于是,他当即拿出1000元,要求相关部门负责人员转交给孩子,让她上学,但他却连孩子的姓名都不问。他资助贫困孩子和困难群众,从不刻意去记名字。

文明家风教育传承

崔丙仁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家风传承。他给家里制定了独特的“家规”:一是家庭成员要多读书,读好书,每个家庭必须建立藏书柜,不健康的书,不是正规出版的书不准进家门;二是家庭成员要廉洁奉公,不贪便宜;三是家庭成员要节俭消费,生活要适可、适宜、不攀比、量入为出;四是所有家庭成员不能讲粗话,不在网上传播不健康的信息,要做到说话有礼,办事有规。

他强调,知识改变命运。他这么多年来的成就主要来自于读书学习,所以对家里的孩子们,尤其是孙子孙女的教育非常重视,经常带着孙子去新华书店,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孩子在教育方面的要求,他从不拒绝,反而鼓励孩子多学学好。他注重绿色生态生活,认为现在国家富强了,人民富裕了,获得感幸福感提升了,社会条件允许孩子们可以吃好的、穿好的、住好的、用好的,但一定要适可而止,不能相互攀比,一定要量入为出,勤俭节约的风尚永不过时。

作为家庭的“大管家”,他还给自己定了规矩。他认为,退休后不能给国家再做更大贡献,但把家庭、家族教育管理好,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作为家庭的管理者,自己首先要做到“舍得付出,办事公道”,这8个字做好了,才能树立威信,带动影响大家。其次是“节约消费,老有所乐”,他从小在缺水的山区长大,在他心中“滴水如金”,从小就养成了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的好习惯。他要求自己平时少用电,洗澡少用水,没有急事尽量不坐电梯,一定要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活到老学到老,既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更要健康快乐,不给孩子添麻烦,知正知足知止,真正享受生活中的快乐,利用有生之年,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牛江丽 济源晨报记者 冯小玲 文/图)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