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基层一线 > 镇办新闻 > 五龙口 > 正文

五龙口镇父子两代新农人

2019-04-03 17:47:05文章来源:河南日报责任编辑:何岛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济源市五龙口镇的沁北家庭农场,被杨东胜父子两代、三个“新农民”经营得风生水起,在当地传为佳话。

  3月27日,记者慕名而来时,“场主”的小儿子杨军厅,正驾驶着自走式打药机从地里回来。不远处的农田一派生机盎然,喝饱水的麦苗绿意渐浓,已经长得比筷子还高。

  跟记者打了招呼,小伙子轻快地跳下机器,蓝卫衣、足球鞋,穿着打扮更像个城里青年。谈起回乡当农民这事儿,“95后”的杨军厅毫不避讳。

  去年,杨军厅从河南大学环境科学专业毕业。虽说务农放弃了所学的专业有些遗憾,他却并不后悔。小杨说自己对这片土地感情很深。“不管有啥烦心事,看看这一望无际的麦田,就都能放下了。土地对人最真诚,只要你全心全意地付出,就一定能得到丰厚的回报,收入不比都市的白领差。”

  在决定回家务农前,杨军厅曾利用寒暑假在郑州大卫城打工,紧张的节奏、巨大的压力,让他觉得很不适应。“种地是辛苦,但却更自由。”他告诉记者,除了夏收和三秋时节,从冬小麦种下去到来年3月,基本都是农闲时间,旅游、健身、充电,可以做很多想做的事。去年9月份,小杨参加了济源市组织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证书最近就要发下来,现在我的身份就是个‘新农民’。”

  说话间,外出谈业务的杨东胜回到了农场。对于儿子的决定,老杨表示尊重。可村里人不这么看:老大上了大专回来务农,老二“双一流”学校毕业还当农民,真没出息。

  但老杨有自己的想法。2013年,杨东胜放弃经商创办家庭农场,由于没经验,他的务农道路走得很不平坦,种过地黄、辣椒、西红柿,都赔得很惨。2015年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他发现还是大田作物适合自己,收益不高却很稳当,小麦、花生轮作,一年下来也能挣几十万元。“孩子在城里打工,每个月挣两三千块钱,买个房子都难,还不如回来跟我种地,没出息就没出息吧。”老杨看得很开。

  没想到,儿子却不断给老杨带来惊喜。去年,他们流转了800亩河滩地,村里人都等着看笑话:不保水、不保墒,种啥啥不收,老杨一家这是傻了吧?小杨却是胸有成竹,依托镇里的高标准农田改造资金,买来附近养牛场的牛粪和花生壳混合发酵后施到地里,硬是把荒滩改成了良田。昔日杂草难生的河滩地,如今田成方、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彻底变了模样。

  老杨的另一个惊喜是,家庭农场不断提质增效。小杨爱上网,在有关农业网站上不断自学。沙土地特别适合种花生,他引进优质高产花生品种,别人的地一亩地收六七百斤,他家的地能收八九百斤。小麦也不再种普通的,改成优质强筋品种,订单种植,效益又提高了一大截。“明年我们打算上水肥一体化系统,既节约农资,效果还好,走绿色发展道路。”小杨踌躇满志,“另外,我还打算注册个品牌,把农场出产的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

  老大杨子辰也没有让父亲失望。爱捣鼓机械的他,搞了不少农机小发明、小创造。利用农场里的机械,杨子辰在弟弟的协助下,改造出了秸秆揉丝机、深松旋耕镇压一体化机、自动机械埋沟机等,去年还申请了好几项专利。

  有了两个儿子帮忙,老杨如虎添翼,家庭农场稳步壮大,去年流转土地2500余亩,收益超过200万元,让以前质疑的人们心服口服,竖起了大拇指。“年轻人脑子活、视野宽,我有经验、把方向,我们父子仨同心协力,一定能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大展拳脚。”老杨笑着说。(河南日报记者 李英华 归欣)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