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济源要闻 > 正文

济源4名援赞比亚医生荣获国际荣誉

2019-04-02 10:56文章来源:济源网-济源晨报责任编辑:何岛

济源医生为病人检查口腔 图由受访者提供

  去年5月28日,来自市人民医院的王永红、原中发、韩丽、王志平4位医生和洛阳、郑州其他24名援非医生组建的中国第20批援赞比亚医疗队跨越千山万水,开展为期1年的援非医疗工作。

  他们以精湛的医术,带动了当地外科医学技术水平的发展,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当地时间3月26日,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举行了“2018年度赞比亚中国商会表彰大会”,中国第20批援赞比亚医疗队被授予“中赞友谊奖”。

  带病上岗、一人撑起整个科室让人感动的故事还在继续

  赞比亚位于东二区,时差要比我市晚6个小时。4月1日下午3时许,济源晨报记者通过微信联系上了位于赞比亚利文斯顿市中央医院的王永红医生。虽然当地时间为早上8点左右,但王永红已经早早起来,来到了医院的科室。

  今年50岁的他在4位援非医生中年龄最大,是位名副其实的“老大哥”,由于他是利文斯顿市中央医院内唯一一名具有执业资格证书的影像执业医师,这意味着整个科室的诊断任务都落在了他 一个人身上。这样的经历,他从未有过。“这边的CT设备都是各个国家援助的,再加上医疗水平普遍不高,就导致了临床医生对于比较复杂的CT报告把握不好的情况。”王永红介绍,就这样,他一人撑起了整个科室,在短短8个月时间内,诊断了近5000份CT报告。

  虽然任务重,但他也有自己的小诀窍,“来之前,我带了许多书籍资料,遇到疑难问题时,就通过网络与后援团队沟通交流。”除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外,王永红还手把手将自己从医多年积累下来的经验毫无保留地教给科室里的医务人员,“我们在这里的时间毕竟有限,以后还得靠他们来扛大梁。”王永红说。

  意外感染疟疾但依旧带病坚持工作的耳鼻喉科医生原中发、看到病人缺医少药主动贡献出自己“小药箱”的妇产科医生王志平、教授11位实习生与医生的麻醉科医生韩丽。援非至今,让人感动的故事还在继续。

  “还没考虑过回家的日子,此次获奖是对我们的认可”

  身处异国他乡,语言文字饮食生活习惯与家里的也不一样。自援非至今,个中艰辛自是无数,在2019年春节团圆之际,他们也没有回家过年,而是坚守在岗位上。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王永红等人也即将完成此次为期一年的援非医疗任务。

  当济源晨报记者与王永红谈起“回家”这件事时,他却说自己从没考虑过这个问题。“我们四人都没算过具体是哪个日子回家,既然来到了这里,就得给人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王永红介绍,他们几人都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虽然长时间不能回家,但是家里人都很支持,“每次与家里人通话,家里人都说一切安好,让我安心。”

  也正是有了家人的支持,他们几个人才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最近这些日子,他们更注重培养当地同行,渴望将自身所学教给他们,“希望能够将技术留下来,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此次获奖,他们4人感到非常振奋,“这不仅仅是对我们的认可,更是对国家的认可。”济源晨报记者了解到,中国第20批援赞比亚医疗队由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牵头组建。28名医疗队员来自郑州、洛阳、济源等地,涉及麻醉、影像、心血管内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骨科、介入科、妇产科、儿科、中医针灸科等15个专业。

  每一位医生都践行着自己的职业操守,生动诠释了“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也让更多人知道了“中国援非医疗队”这个响亮的名字。(济源晨报记者 王峰 )

  (原标题:中国第20批援赞比亚医疗队被授予“中赞友谊奖” 其中有4名是济源医生,我们的友谊仍在继续)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