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济源要闻 > 正文

济源:群众文艺百花放 文化惠民促和谐

2019-03-20 11:02文章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何岛

  奋力崛起的城市,必然有坚定的精神力量;阔步前进的时代,必然奏响昂扬的旋律。

  王屋的雄壮、济水的高洁、愚公的坚韧,丰厚的历史底蕴,孕育了颇具特色的济源文化。翻开这幅绚丽长卷,2018年济源文化文艺工作,尤其是全年开展的300余场群众性文化文艺活动,更是亮点闪耀,催人奋进:一个个紧扣中心的主题展演像跳动的音符,奏响高质量发展最强音;一次次振奋人心的群众活动凝心聚力,引领方向;一场场精彩绝伦的艺术盛宴绽放济源的文化自信;一道道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带给群众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2018年,济源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文化文艺工作成就显著。市委宣传部被省委宣传部评为“文明河南 欢乐中原”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工作优秀单位。

  繁荣发展的文化文艺事业,在润物无声中,汇聚了磅礴的精神力量,为激励全市上下加快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新时代又富又美济源,在中原更加出彩进程中济源出重彩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要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

  ——习近平

  2018年10月16日晚,文化城愚公剧场内,一场现代豫剧大戏正在精彩上演。两个小时的演出中,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刻画,感人至深的扶贫故事,让全场观众如痴如醉,热烈的掌声不断响起。

  这场大戏,就是我市原创的扶贫豫剧《山路弯弯》。该剧聚焦脱贫攻坚热点,创作期间,主创团队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走村串户,挖掘了丰富而生动的济源好故事。扎根人民创作的精品必将获得人民认可,《山路弯弯》首演推出后,受到热烈欢迎,并得到省、市有关领导和专家的充分肯定。同时,该剧还作为全省扶贫巡演剧目在各地市巡回演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2018年,我市文化文艺创作始终坚持这一指导思想,以人民为中心,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了一系列新时代气息浓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

  2018年4月份,我市还召开了2018—2021济源市文学创作规划座谈会,围绕一系列重要时间节点,梳理各艺术门类的创作规划,突出时代主题、讲好济源故事,确定了今后几年我市文艺创作的主要任务、具体工作、节点步骤。

  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

  ——习近平

  2018年6月11日上午,“大力弘扬新时代愚公移山精神——传承与弘扬·2018”群众诵读歌会在世纪广场举行,611名演员、万余名群众积极参与,展示了新时代愚公儿女新面貌,传承与弘扬了新时代愚公移山精神。

  “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鼓舞下,2018年,春节群众系列文化活动、愚公移山纪念日活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活动……一批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品牌活动,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进一步打造提升了“文明济源 欢乐中原”群众文化活动品牌。

  春节期间系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全市上下创新形式、丰富载体、延伸阵地,开展特色文化体育旅游活动150余项,惠及群众50余万人次,呈现“古年味、古传统,新气象、新体验”,群众广泛参与、社会反响热烈。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活动丰富多彩:先后举办了专题音乐会、广场舞大赛、书画展、成就展等活动,充分展示改革开放40年来济源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和人民群众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戏曲进校园”纵深发展:2018年,全市完成戏曲进校园演出任务124场,戏曲进校园从“长知识”上升为“学本领”;同时,示范学校通过开设戏曲广播操课、戏曲音乐课、戏曲美术课,建设戏曲文化长廊,和社区戏曲社团“结对子”,举办校园戏曲文化节等方式,普及戏曲文化,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引发全社会强烈共鸣。

  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

  ——习近平

  文艺必须为人民服务,脱离了人民群众,文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过去一年,我市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持文化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百姓送文化,到基层“种”文化。

  2018年7月30日,第五届消夏文化节拉开序幕,四面八方的市民纷纷涌入世纪广场,欣赏这场视听盛宴。为期近一个月的消夏文化节共演出各类节目500余个,惠及群众8万余人次,点亮了广大群众的夜生活。近3万人次通过“百姓文化云”观看了直播。

  当下,“中原文化大舞台”正成为群众口口相传的文化品牌,《穆桂英挂帅》《关公》《沙家浜》等一批传播正能量、弘扬真善美的精彩剧目深受群众喜爱,许多群众扶老携幼,全家观看。“政府补贴、低价售票、文化惠民”的购票政策也赢得观众赞赏。同时,我市还在全省率先探索推行戏迷年卡、手机订座支付、全媒体发布演出公告等,使文化惠民更加人性化、信息化、便捷化,得到省委宣传部的充分肯定。

  除了“中原文化大舞台”,过去一年,愚公剧场的演出是好戏连台:春节系列演出、国家艺术基金扶持剧目巡演等80余场精彩节目轮番上演。剧场使用率、演出频次、市民受益比例均位于全省前列,真正实现了让优秀剧目演起来、文化场地用起来、文艺工作者动起来、老百姓乐起来、核心价值观活起来。

  提前公布演出地点及剧目清单,由观众来确定具体剧目……近年来,“舞台艺术送基层”这种“点餐式”服务,得到广大群众一致认可。2018年,“舞台艺术送基层”共完成222场戏曲演出、250场“中原文化大舞台”电影放映以及6312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让越来越多的基层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与此同时,玉川大地上还活跃着一支支“红色文艺轻骑兵”,30余支文艺队伍高扬旗帜助力脱贫攻坚。他们广泛深入镇村社区、学校军营、工矿企业,以蓝天为幕布、大地当舞台,通过演出节目、放映电影、图书赠送、义写春联等形式传递党的关怀、传播党的声音,为群众送欢乐、送温暖、送文化。

  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适用性。

  ——习近平

  凝聚人心创大业,离不开群众文化“润物无声”。在济源文化文艺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文艺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蔚然成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适用性、参与度和规模化不断提高。

  以节日节庆为契机开展的文艺汇演、游艺联欢、诵读歌会;依托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开展的民间技艺、知识讲座、戏曲下乡等活动;为打造提升乡村文化品牌而举行的各类旅游文化节、采摘节、登山节……2018年,数百场文化体育旅游盛宴让群众从年头乐到年尾。

  全民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开展。“四点半小课堂”“教你一招”“济水韵·周末公益小舞台”“济图讲堂”主题讲座……全市114个基层志愿服务站点内,各类特色文化志愿活动丰富多彩。

  “百姓文化云”数字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不断提升。2017年年底该平台上线后,全年发布活动943场,在线活动预约订单16241笔,覆盖活动场馆60个……各项数字统计均在全省领先。目前该平台已注册用户13万余人。

  非遗文化宣传成效显著。去年,我市举办一系列非遗文化展演活动,多个省、市级非遗项目走出展馆、搬上舞台。王屋琴书、黄河船工号子等非遗项目先后到周口、洛阳等市进行展演,为广大群众展示了一幅幅文化厚重、色彩斑斓的济源传统艺术画卷,吸引国内外媒体报道。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功。2018年,我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顺利通过验收,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印发通知,我市成功创建。近年来,以创建为抓手,我市持续开展群众文化品牌活动,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全面打造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体系,推进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创建工作亮点频现,打造了公共文化服务“济源样板”。

  新时代,新征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2019年,济源市文化文艺工作将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为培根铸魂、凝心聚力,推动我市文化高质量建设,书写新的壮丽篇章,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济源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杨文娟)

  (原标题:群众文艺百花放 文化惠民促和谐——济源市2018年度群众文化文艺活动工作综述)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