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走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道路。”市政协委员卫艳萍在提案中提出,随着机构改革的深入推进,文化和旅游“友好牵手”,让广大游客看到了诗和远方。
卫艳萍说,目前,我市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省级10项,市级69项。其中,邵州鼓书等宜包装提升为文化演艺项目,天坛砚等宜研发打造为文化旅游商品,捏泥泥人等宜创新发展为技艺展示活动,邵州水席等宜传承发展为济源特色餐饮。如果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进景区,将实现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
如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景区?卫艳萍建议,要培养一批掌握“非遗”技艺的人才队伍,让“非遗”在传承中焕发活力;组建“非遗”研究创作和产品开发组织机构。她还建议,先期可利用旅游旺季和节假日,在每个景区至少打造一场“非遗”演艺项目,每年至少在景区推出两种以上“非遗”文创产品,通过系列活动促进艺术团体与旅游景区的合作,实现互惠共赢。(济源日报记者 张佩佩)
为进一步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向深入,全面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度,激励全市上下持续打好专项斗争这场硬仗的热情和干劲,增强大家的决心和信心,12月19日上午,我市召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新闻发布会。
2019-12-30 17:1912月27日上午,青岛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第七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全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进会议在市公安局召开。
2019-12-30 17:18新中国成立70周年重要节点,我们党即将迎来百年诞辰关键时刻,习近平在这次最高规格的民主生活会上,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中央政治局同志提出哪些要求?
2019-12-29 2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