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济源要闻 > 正文

【新春走基层】过节购物紧跟时代潮味十足

2019-01-28 15:29文章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何岛

  济源网讯(济源日报记者 马欢)“妈,我给咱家人过年买的新衣服、礼品套盒都到家了吧?”1月22日,刚从南京回到家,侯孔阳推门就问。

  “收到了,收到了。”这几天,每天几个快递陆续敲开了市民孔素琴的家门。每次收到儿子侯孔阳的快递,孔素琴都不由感叹:“现在购物真是方便呀!”

  除从电商年货节上购买衣物、礼品套盒外,侯孔阳还通过海外代购为家人购买了一些营养品。“除了传统的购物网站,随着微信的发展,朋友圈、微信群也成了我的购物阵地。”侯孔阳笑着说,前段时间,他相中一双品牌马丁靴,找了几个代购,终于在香港购到了心仪的鞋子。“大到汽车、家电,小到衣服、零食,从标准化商品到订制礼物,网络购物覆盖面越来越广。只要点点手机,就可以浏览海量商品,就能买到自己心仪的东西,体验‘足不出户、购满天下’的便捷。”侯孔阳拿着手机跟家人介绍。

  “时代真的变了。以前累的是两条腿,现在累的是手指头和眼睛。”听了外孙侯孔阳说的话,年过古稀的宋松梅笑了,“这日子过得越来越好,我这老婆子已经很知足了。以前过年买东西愁得很哪!”

  说话间,宋松梅的记忆转回到了改革开放前。每逢腊月,村里组织集体杀猪,每家每户分得一点儿肉。“起油锅炸一点油食,白天不敢炸,怕小孩子吃,只敢放到晚上炸,能留住。”宋松梅说,自家再拿上花馍,配上少许的罐头、饼干去走亲戚。年前,小孩子吵闹着要新衣服,大人买来花布衫,套在棉袄上,当做“新衣服”。过年时,放几个炮,响几声,寓意来年崩走“穷灰”。

  改革开放后,一些新的消费品悄悄登上了宋松梅的年货“消费清单”。“我们去供销社买来菊花晶、白糖、麦乳精走亲戚。没过几年,我们一家人过年就穿上了风雪衣、秋衣秋裤。”宋松梅说,在计划经济时代,人们要想买东西只能通过供销社凭票购买,就算有钱,没有票也买不到商品。逢年过节,供销社门前就会簇拥着一大批买东西的人。大家抄着袖儿、跺着脚,在冷风里一站就是几个小时,经常是天不亮就起来排队。

  每次听到母亲宋松梅感叹,一幕幕往事便不由涌上孔素琴的心头。“20世纪90年代,渐渐有了一些个体户,买东西就方便多了。这时,方便面、沙琪玛、米多奇成了年货中的‘常客’。鞭炮也从几百响变为几千响,甚至有了小烟火、八响雷。”在孔素琴的印象中,让孩子们开心才是过年的重头戏。每次,她都会带着孩子们赶集,买心仪的新年装,还要买一些孩子们喜欢的礼花炮。

  “那时候,总觉得过年就要穿新衣才圆满。现在过年啥都有,不愁吃不愁穿,这才是真正的大圆满。”侯孔阳笑着说,大超市里商品一应俱全,时尚养生粮食、年味食材都是半成品,买回来简单加工一下就好,很方便。春节期间超市不打烊,缺啥随时去购买,方便快捷。

  40年来,从供销社“凭票购物”到超市选购,再到足不出户网络海淘,老百姓的“买买买”一直在“变变变”,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生活大变迁。

  (原标题:过节购物紧跟时代潮味十足——“年味变迁看发展”系列报道之一)

回顶部